学校主页|加入收藏

搜索结果

查找到关于的结果共609
张维城
时间: 2015-12-01 00:00:00
    张维城(1915—1994),河北藁城人。1936年燕京大学新闻系肄业,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立煌县宣传部长、鄂豫皖苏区党委文教科长、霍邱中心县委书记、淮北市委宣传部长、泗阳县委书记、华中地区农运部长、苏北总工会主席。1949年后任华东局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副部长,宿县地委第一书记,中央农村工作部华东地区工作处处长。1959—1963年,张维城任南
靳自重
时间: 2015-12-01 00:00:00
    靳自重(1907—1953),山东恩县(今武城)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的农学家、教育家。193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193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从1939年起,先后担任金陵大学农艺系教授、系主任,哈佛大学研究员,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代理院长、院长,南京农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农学会理事。1949—1952年,靳自重任金陵大学农学院代理院长、院长。 成长经历 靳自重1932年
孙文郁
时间: 2015-12-01 00:00:00
    孙文郁(1899—1981),山西宁武人。192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科。1930年获美国斯坦福大食物研究所硕士学位。曾任金陵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农业经济研究部主任、农业经济系主任、农学院代理院长,国民政府农林部农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农业部计划司副司长,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市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毕生从事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学的研究。著有《农业经济
章之汶
时间: 2015-12-01 00:00:00
    章之汶(1900—1982),字鲁泉,安徽省来安县相官乡板桥村人,农业专家。曾任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远东办事处顾问,同时兼任世界稻米协会执行秘书。1937—1948年,章之汶任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 成长经历 章之汶,字鲁泉,安徽省来安县相官乡板桥村人。幼时读书,18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大学读书期间,大胆探索,初试锋芒。在美籍华人、植棉专家郭仁凤教授指导下
过探先
时间: 2015-12-01 00:00:00
    过探先(1886—1929),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20年代创办东南大学农科和金陵大农林科,造就了一批我国早期的农林科技教育人才,还在开创江苏教育团公有林、建立植棉总场和开拓我国棉花育种工作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积极参与中国科学社和中华农学会的创建工作,是我国现代农业教育和棉花育种事业的开拓者。1925—1929年,过探先任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 成长经历     过探先,1886年
谢家声
时间: 2015-12-01 00:00:00
    谢家声(1887—1983),植物病理学家。曾任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中央农业实验所所长、中央研究院评议会首届评议员。1920—1921年,谢家声任金陵大学农林科副科长;1930—1937年,任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 成长经历     谢家声,安徽无为人。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文科(与陶行知同班)。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农学院深造植物病理学,获硕士学位。1918年又到康奈尔大学进修。1920年
芮思娄
时间: 2015-12-01 00:00:00
    芮思娄(Reisner. J. H)(1888—?)美国宾州人。曾获耶鲁大学森林学士学位,以后又到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1914年来华,在南京传教,1914年10月到金陵大学农科任教,是金陵大学农学院创办人之一。1915年就任金大农科代 理科长,1916—1928年任金陵大学农林科美方科长。 成长经历     芮思娄 (Reisner. J. H)1888
裴义理
时间: 2015-12-01 00:00:00
    裴义理(培黎,Bailie,Joseph)(1860—1935),加拿大籍美国人。1860年生于爱尔兰。获贝尔法斯特大学文学士学位,后到美国专攻神学。1890年由基督教会派遣,来华传教,在苏州长老会供职。1910年,应金陵大学聘请,担任算学教授。1914年,仿美国农业大学创办金陵大学农科,学制4年。1914—1915年,任金陵大学农科科长。 成长经历     1860年,裴义理生于爱尔兰
金善宝
时间: 2015-12-01 00:00:00
    金善宝(1895—1997),著名的农业教育家、农学家和小麦专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他为我国培养了几代农业教育、科研和生产管理人才。早期育成的南大2419、矮立多等小麦优良品种,最大年种植面积达7000多万亩,为我国小麦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后又发现并定名了我国独有的普通小麦亚种——云南小麦。他主编的 《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和 《中国农业
邹钟琳
时间: 2015-12-01 00:00:00
    邹钟琳(1897—1983),农业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水稻螟虫防治研究的先驱。1929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留校任助教、讲师。1929—1931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昆虫学及经济动物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历任中央大学副教授、教授、农学院院长,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他首次提出栽培治螟的防治方法,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昆虫生态学》专著,在昆虫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上作出了
罗清生
时间: 2015-12-01 00:00:00
    罗清生(1898—1974),中国现代兽医教育和家畜传染病学奠基人之一。1923年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是我国最早获兽医博士学位人士之一。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主任、农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教务长,南京农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等职。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兽医生物药品的生产和应用,研制成功系列抗病血清、疫苗,为防治家畜家禽的传染病作出了贡献。曾
冯泽芳
时间: 2015-12-01 00:00:00
    冯泽芳 ( 1899 — 1959 ),我国杰出的农学家,中国现代棉作科学主要奠基人。早年对亚洲棉的分类、遗传以及亚洲棉与美棉杂种的细胞遗传学做过较深入的研究。在划分中国棉区、鉴定与发展离核木棉、培养棉花科技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42-1946年,冯泽芳任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 成长经历 冯泽芳,1899年2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县
邹树文
时间: 2015-12-01 00:00:00
    邹树文 (1884—1980),字应宪,江苏吴县人。昆虫学家,中国近代昆虫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1932—1941年,邹树文任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 成长经历          邹树文于1907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求学,攻读经济昆虫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11年参加全美科学联合会,并宣读研究论文,是近代中国学生在美国宣读昆虫学论文的第一人。因此,他
梁希
时间: 2015-12-01 00:00:00
    梁希 (1883—1958),浙江吴兴人。我国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近代林学和林业杰出的开拓者之一。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林业教育和林产化学研究,晚年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后改为林业部)部长,并在科学技术界和民主党派中兼任一些领导职务。1931年,梁希任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 成长经历     1883年12月28日生于浙江省吴兴县(今湖州市)双林镇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幼年
王善佺
时间: 2015-12-01 00:00:00
    王善佺(1895—1988),字尧臣,四川石柱人。农学家、棉花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棉花育种学学科的先驱者之一。爱国民主人士。1928—1930年,王善佺任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 成长经历     1916年,王善佺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后赴美国佐治亚大学求学,先后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和科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他历任东南大学农科作物学教授兼农艺系主任及稻麦改良主任技师、江西省农业专门
共有 60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41 页   当前第 3 页 < /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