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加入收藏

金善宝

文章作者: 档案馆 发布日期: 2015-12-01

    金善宝(1895—1997),著名的农业教育家、农学家和小麦专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他为我国培养了几代农业教育、科研和生产管理人才。早期育成的南大2419、矮立多等小麦优良品种,最大年种植面积达7000多万亩,为我国小麦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后又发现并定名了我国独有的普通小麦亚种——云南小麦。他主编的 《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和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等专著,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作物科学,特别是小麦科学的发展与成就。1949—1952年,金善宝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1952—1959年,任南京农学院首任院长。

成长经历

金善宝,189572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石峡口村。1917年,他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学专修科录取。1920年农科毕业,到南京市皇城小麦试验场当技术员。这个正在筹建的试验场,就是金善宝科研生涯的起跑点。19276月完成了东南大学农学专业本科的全部学业。1927年秋,金善宝到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工作。1928年春,到杭州劳农学院今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

1930年夏,浙江省教育厅公开招考出国留学生,金善宝应考录取。先在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植物生理、遗传学等课程。后转到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边学习边参加作物育种工作。他到美国留学的目的,是要亲自了解国外的农作物育种方法、理论,掌握实际操作技术。他最大的愿望是能以自己的学识,为发展祖国农业做贡献,为提高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生活水平而献身。

19322月,金善宝学成回国。他先后在杭州浙江大学农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19377月以后,日本侵略者向我国内陆腹地逼近,当时在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任教授的金善宝,随校西迁到重庆沙坪坝。19463月,他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台中农学院发来了正式聘书,聘请金善宝去任教,他断然回绝;却应荣毅仁先生之聘,去无锡江南大学农学院任农艺系教授兼主任。

1950年,金善宝被任命为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1952年,任南京市副市长、南京农学院院长。在身兼多项重要的行政职务和从事繁忙的社会活动中,作为一名农学家、教授,他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钻研小麦与粮食增产和教书育人方面。

1957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金善宝兼任副院长,翌年9月从南京到北京任职。1964年末,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二任院长。1982年末退居二线,国务院任命他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

金善宝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一级教授,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副主席,九三学社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作物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研究生院院长等职。

1997626日,金善宝逝世,享年102岁。

主要成就

金善宝是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金善宝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毕业之后,就开始注重小麦研究。1928年和1929年,先后发表了《中国小麦分类之初步》、 《小麦开花之时期研究》。从美国留学回来后,为了发掘祖国小麦种质资源,选优利用,他从广泛搜集的790多份小麦品种中,经过试种观察、整理和筛选,鉴评出江东门、武进无芒、南京赤壳和姜堰黄皮等一批优良地方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利用,发挥了增产效益。

金善宝结合自己在国内外的科研实践和多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撰写了10多万字的专著—— 《实用小麦论》,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作为大学丛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既有理论又联系小麦生产实际的农业书籍。20世纪30年代、40年代乃至50年代,它不仅是国内许多大专院校农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参考书,也是许多有成就的小麦专家、教授启蒙必读的教科书。

1939年,他和助手们从国内外引进的3000多份小麦材料中,通过系统选择方法,选出了适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中大2509 (又名矮立多)和中大2419 (后改名为南大2419)。这两个品种从1942年在四川省开始推广,新中国成立后,这两个品种很快在我国南方冬麦区扩大应用于生产。其中,南大2419推广面积最大的年份曾达到7000多万亩。

1956年开始由金善宝主持的全国小麦的种类及分布研究,从广泛搜集到的5562份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品种材料近2000个。通过他和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科研人员进行两三年的观察分析后,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460个,分别在北京、徐州、武功、西宁、乌鲁木齐、成都、昆明、武昌、广州及福州等12个地点种植,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鉴定。结果明确了我国小麦分属普通小麦、密穗小麦、圆锥小麦、硬粒小麦和波兰小麦5个种及普通小麦亚种云南小麦1个变种;属于各个种和亚种的变种共计101个,其中93个变种是经他亲自检定的,有19个变种和6个云南小麦的变种是由他定名的;他对这些亚种和变种制定了分类检索表。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结合小麦的种类和分布研究,根据品种的生育期、阶段发育特性、幼苗、植株、穗部和子粒性状,参照原产地的自然环境、耕作栽培制度和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又将中国小麦确定为14个生态类型。金善宝及其同事们的上述研究和所获结果,都是国内外研究中国小麦的基础性文献,对于进一步了解和充分利用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以及在指导小麦育种和改进栽培技术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中,《中国小麦种类及其分布》于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文化大革命”期间,金善宝和他的助手们克服科研条件上的种种困难,仍坚持进行春小麦的育种工作,相继育成京红2号至京红9号系列春小麦新品种。这些京红号品种1978年在长城内外的冬春麦混种区已推广到60多万亩,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1年,金善宝主编了 《中国小麦栽培学》。这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首次以作物栽培为主题,组织知名专家学者集体撰写的旨在反映当时国内栽培科学水平的系列专著中的第一册,它起到了开篇启后的作用。1964年,他和刘定安主编了 《中国小麦品种志》,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为本国的现代小麦栽培品种 “树碑立传”的历史性文献 (1985年又出版了19621982年续编)1983年,他为主编、庄巧生等为副主编,总结了我国近30年来小麦品种演变历史、种质资源利用情况、亲本选配经验及育种成果,出版了 《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的专谱。这不仅填补了我国在作物育种方面进行全面系谱分析的空白,而且对于进一步提高小麦育种水平也有重要意义。1984年该书获得全国科技图书一等奖和1985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受《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委会的委托,金善宝邀集全国知名的农作物专家、学者,组成了以他为主任委员的农作物卷编委会,撰写出225万字涉及多种农作物、多个学科领域、具辞书性质的第一部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该书于1991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树立了我国农作物科技发展史的一块里程碑。

20世纪30年代初到50年代末,金善宝一直在全国著名的高等农业院校执教。他辛勤地口授笔耕,谆谆教诲,为我国农业战线培育出几代优秀人才。抗日战争时期及以前受业于他的一大批学生,大都在我国50年代和60年代农业科技、教育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成为领导干部和中坚骨干;新中国成立后,他所培养的学生也正肩负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任,为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促进农业生产而奋力拼搏。

1952年,南京农学院正式成立,金善宝担任了南京农学院第一任院长,直到1958年调离。在此期间,金善宝把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学校的办学实践之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金善宝的主持下,学校坚持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坚持 “深入农村、面向生产”的方针。他发动系主任组织教师对由高等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讨论,要求大家既考虑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又考虑学生教师的实际条件。在贯彻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学校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提出要加强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增强技能训练与独立工作能力培养。1953年,学校还制订了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条例,各系制订了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计划,经院务会议通过后编定实习提纲,提出实习领导人及教师名单送教务处备案。到1956年,学校形成了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一整套教学环节,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金善宝从事农业教育30余年,桃李满天下,堪称几代人的师表。

主要论文论著

金善宝.1928.中国小麦分类之初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农学院作物研究报告.第二册.

金善宝.1934.实用小麦论.上海: 商务印书馆.

金善宝,吴兆苏,等.1959.中国小麦的种类及其分布.南京农学院科学研究专刊,2.

金善宝.1961.中国小麦栽培学.北京: 农业出版社.

金善宝,刘定安.1964.中国小麦品种志 (19491961).北京: 农业出版社.

金善宝.1985.中国小麦品种志 (19621982).北京: 农业出版社.

金善宝.1985.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第一卷.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金善宝.1989.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第二卷.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金善宝.199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北京: 农业出版社.

                                                                                                                      (李    燕)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