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加入收藏

王绶

文章作者: 档案馆 发布日期: 2015-12-08

    王绶(1897—1972),山西省沁县人,著名的作物育种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和农业教育家。191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预科,192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专业,1932—1933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作物育种学系学习,获农学硕士学位。1933—1972年期间,先后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农艺系主任、农艺研究部主任,西北农学院教授,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西北农业推广繁殖站主任,农林部农业推广委员会粮食生产组主任,农林部粮食生产委员会专门委员会联席会议主席,农业部粮食生产司司长,粮食生产总局副局长,一级农业总技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长,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农业学报》主编,山西农学院院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大豆、大麦研究,育成了金大332大豆、王氏大麦(美国定名)等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对作物田间试验技术做过系统研究,是我国作物育种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农业科技人才。

成长经历

王绶,字佩卿,1897年4月1日生于山西省沁县乌苏村,祖辈均为读书人。从1904年开始,他随父读私塾,后转入县高小学习。1912年秋,赴太原省立第一中学求学。191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大学预科。此时,军阀连年混战,国家和人民遭受深重灾难。他深感欲求国家与民族之独立和富强,非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不可。于是,下决心走“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之路。1919年,他由山西省用贷金办法保送到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后升为讲师。王绶在金陵大学一面授课,一面深入农村调查农民保存与繁育优良品种的方法,并采集大豆单株,开始系统育种。1932年,王绶由金陵大学派送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作物育种学系深造。1933年,他以《大麦遗传之研究》的毕业论文获农学硕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农艺学会会员。

王绶于1933年回国,先后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农学系主任、农艺研究部主任,直到1940年。他为全院讲授的作物育种、生物统计、田间技术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他主持的大豆、大麦育种研究课题,培育出了几个新品种,在生产上得到示范推广。他前瞻性地看中了多数教授所不研究的大豆和大麦,并为这两个作物的遗传育种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大豆方面,由于他的带头与引路,培养、造就了一些接班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金陵大学农学院西迁成都,一面授课,一面收集新材料,继续进行大豆、大麦育种和栽培的试验研究。1941年初,家乡沦陷后,他与家眷在陵西武功西北农学院相聚,并在西北农学院任农艺系教授,兼农场技正。1942年又兼教务长职务,并出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和农林部西北农业推广繁殖站主任,直到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他返回南京任农林部农业推广委员会粮食生产组主任、农林部粮食生产委员会专门委员会联席主席,兼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1949年初,他拒绝离开南京,坚持留在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王绶被调往北京,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为农业部粮食生产司司长,授予一级农业总技师。在此期间,他参加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粮食生产计划,经常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地方发展农业和提高粮食产量的经验,并加以推广,为发展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对一些不良倾向敢于提出批评。他反对夸夸其谈,尤其在学术问题上从不随波逐流。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深受大多数科学家的赞许。

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成立,王绶转任该所所长。这时,他还被选为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农业学报》主编。不久,山西省在以前的太谷铭贤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农学院,于1958年任命他为山西农学院院长、一级教授。他亲自讲授作物育种栽培和生物统计课程,在教学中,他总是在查阅大量科研资料,结合本省农业实际的基础上编写教材。他从本省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生物统计、大豆、遗传、生理、土壤等研究室,并亲自主持大豆遗传育种和生物统计的研究工作。

1972年2月1日,他因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在山西农学院逝世,终年76岁。

主要成就

作为大豆、大麦育种和生物统计学科的主要奠基人,王绶长期从事大豆、大麦等作物育种栽培和生物统计与田间技术的研究,是我国这两大作物和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早在1923年,王绶就开始大豆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并且培育出金大332大豆新品种,比标准品种显著增产。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开展杂交育种,获得一些产量和含油量均高的杂交品系。与此同时,他较早地进行了大豆品种区域适应性以及不同地区品种的花期、株形、株高、子粒大小与产量相关性等研究,取得了一些基础性科学资料。1941年,他执教西北农学院后,继续通过系选培育出西农506大豆新品种和西农509黑豆新品种。1948年,他在小豆遗传实验中发现一个花斑隐性基因,受到学术界的注意,后来被国际大豆基因命名委员会定名为Riri。晚年,他在山西首次开展了大豆品种资源研究和利用,收集全省大豆农家品种830份和国内外大豆品种300余个,进行观察、比较和试验,从中选育出太谷早大豆新品种,其含油量高达24.5%,为当时全国大豆品种含油量之冠。他主张并开展了以大豆为主的小杂粮作物研究。在1960年至1963年经济困难时期,他建议政府和农民要见缝插针多种大豆,应利用房前屋后、田埂地边等空地种植大豆,在高粱、玉米行间混种大豆,棉花缺苗断垄地方补种大豆,适当多播麦茬豆。这个时期,他还主持了“黄淮流域大豆新品种选育”研究课题。该课题组培育的晋豆1号、晋豆2号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开展大豆育种的同时,王绶还进行了大麦遗传育种研究。早期培育的抗冻、抗锈大麦品种,曾在美国纽约地区推广种植,被定名为王氏大麦(Wangs Barley)。之后,又培育出具有丰产、抗病、秆强的金大99(裸大麦)、西农3102等大麦新品种,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王绶对生物统计学和田间试验技术深有造诣。早在1923年,他就开始应用现代田间技术进行作物栽培与育种研究,并最早将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等方法介绍到国内来。在我国,他最早撰写出版了《中国作物育种学》和《实用生物统计法》。这两本很有实用价值的专著,对早期这两个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之后,他又撰写出版了《田间试验之理论与实施》、《大豆栽培与良种选育》等著作。此外,他还发表了《中华作物改良史》、《作物产量之研究》、《大麦遗传之研究》、《大麦杂交之研究》、《大豆栽培之研究》、《大豆第一代杂交优势之研究》、《大豆植株形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大豆试验田间技术之研究》等在当时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王绶毕生致力于农科大学的教育,为国家培育了几代农业科技人才。早在20世纪初,王绶就看到中国农科大学的教材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脱离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于是,他着手编写适合中国国情和农业生产特点的教材,先后讲授作物育种、生物统计、田间试验技术、大麦、大豆各论等课程,共编写10多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他强调联系中国的实际,特别注意总结中国农民种植作物、培育优良品种的经验,并吸收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内容充实,深入浅出,学以致用。这些教材哺育了我国几代农业科技人才。

主要论文论著

王绶.1927.中华作物改良史.农林新报,(120.

王绶.1928.作物产量之研究.中华农学会报,(6465.

王绶.1933.大麦遗传之研究.美国康奈尔大学论文集.

王绶.1934.大豆与中国之关系及金陵大学改良大豆之成绩.农林新报,(3.

王绶.1936.大豆育种法.上海:商务印书馆.

王绶.1936.中国作物育种学.上海:商务印书馆.

王绶.1937.实用生物统计法.上海:商务印书馆.

王绶.马育华.1943.大豆栽培之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75.

王绶.时措宜.1947.大豆第一代杂交优势之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48.

王绶.1962.大豆栽培与良种选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金善宝主编.1985.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第一卷 [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90 -9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993.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作物卷1 [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43-54.

                                                                                                                                                 夏如兵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