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加入收藏

魏景超

文章作者: 档案馆 发布日期: 2015-12-07

    魏景超 (1908—1976),浙江杭州人,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并留校任教。1934—1937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教授、植病组主任、植物病虫害系主任、金陵大学教务长、金陵大学研究院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民政府农业复兴委员会病虫防治专门委员、中央研究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1952—1976年任南京农学院植物病理学教授、植病组主任,兼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病虫害系顾问。早期致力于真菌分类和水稻与果蔬病害的研究,以后侧重于植物病毒和粮油作物病害的防治。对我国植物病理学、真菌学和植物病毒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成长经历

魏景超,19081221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幼年时,正值军阀混战,天灾连连。他目睹农民颠沛流离,饥寒交迫,深感只有振兴农业才能解决民生问题,从而立志农业。1926年毕业于蕙兰中学,后考入金陵大学园艺系。1930年毕 业,留校任植物病理系助教,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 获“斐陶斐”学会会员和金钥匙奖。

1933年,魏景超参加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研究生考试,名列全国第一。1934年赴鲁、苏、浙、闽、粤、桂6省主要农区考察农业和植物病害的情况,作出国学习准备。同年秋,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植物病理学。他学习刻苦,成绩突出,于1935年被选入Sigma-Xi荣誉会员。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经常放弃假日休息,或到暑期学校选修课程;或到外地参观实验室和农场,学习他校的特长与不同的实验方法;或访问老教授,聆听他们的经验和新见解;或在图书馆里埋头钻研;或外出采集标本;或在室内观察显微切片。他每日往往工作16小时,不到作业完成或实验有了满意的结果,不肯罢休。

1937年魏景超获博士学位回国,任教于金陵大学。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金陵大学仓促西迁,经长途跋涉于次年抵达成都。到任后,他开始执教,并着手编写讲义,指导实验;不时外出采集标本,调查附近农作物病害的概况,为授课和应届毕业生的论文课题作准备。他先后授过普通和高级植物病理学、作物病害、真菌学、细菌学、植物免疫学和病毒学等课程。他教学认真,教学笔记严谨工整,毫无瑕疵,并且耐心指导学生实验,答疑解惑。同时,他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亲自率助教采集作物病害和真菌标本;亲自拍摄病症照片,绘制讲解图表;也亲自指导或参加制作教学挂图等。

从回国后直至1948年,魏景超历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农学院科研委员会主席、植物病理组主任、植物病虫害系主任、金陵大学教务长和金陵大学研究院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在此期间,曾兼职国民政府农业复兴委员会病虫防治专门委员,并指导中央研究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真菌生理研究工作。

19481949年,应英中文化协会之邀,魏景超赴英在剑桥大学、罗森斯丹试验站、真菌研究所、皇家学院和苏格兰育种场任客座研究员,从事植物病毒和真菌分类与生理的研究。1949年秋,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从事植物病毒和真菌分类与生理的研究。1950年,魏景超回国,仍在金陵大学任教,开设植物病毒课程并开展研究工作。1952年院校调整,金陵大学农学院并入南京农学院,除授课外,他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粮油作物的病害与防治研究。

1954年,魏景超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危及行动。他和病患长期搏斗,坚持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直到完全丧失工作能力。1976129日,他怀着事业未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主要成就

魏景超较早阐明植物对寄生菌抗病力原理。他在写博士论文 《菜豆锈病抗病性的变化》期间,进行了豆类植物对锈菌各种不同的反应与环境的关系及其细胞学等一系列的试验。他认为,植物抗病力的性质是寄主与寄生菌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寄主与寄生菌细胞的死亡是由于二者所产生相对的“毒素”和 “抗生素”的作用;环境因素对抗病性强或弱两端的植物影响不大,但对于既抗病又感病中间型的植物则有影响,可能是由于二者互相干扰,失去平衡而倾向于抗病一端或感病的另一端,从而初步阐明了植物对寄生菌抗病力的原理。他竭力利用一切设备和时间,勤学、勤问、勤记、勤思考,汲取外国的新知识与新技术,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文献、读书笔记和专题卡片等。他回国时正值日军侵华,抗战爆发,苦心整理的资料在归国途中遗失。

魏景超在稻病研究上取得了多项成果。早在1930年,他就从稻病普查入手,曾三次到江、浙稻区调查研究。1931年发表 《江浙稻作病害的调查报告》,记述了稻病15种,讨论了外界环境对分布普遍、为害较重的稻热病和纹枯病产生的影响,以后对江苏稻区作了更详尽的调查和研究。1933年发表 《江苏稻作病害》,所发现的稻病增至19种,详述了每种病害的土名、为害程度、症状、病原形态与生活史以及水稻品种的抗病性等。1934年,他总结了5年来对稻病的调查研究结果,发表了 《稻作病害》。文中所列稻病扩至21种,并确证其中发生普遍而为害严重者有5种:胡麻斑病、稻热病、纹枯病、白秆病和黑条病,其中,以稻纹枯病为害最烈。早在1930年秋,他随戴芳澜在沪宁线附近作过调查。其后,他又单独赴沪、宁、杭地区调查,并进行各种试验。1934年发表了 《稻纹枯病》,指出此病是江浙稻区主要稻病之一,受害稻株常达10%~70%,损失甚大。该文论述了病原菌的形态、生理、病理、防治措施,并列出有关文献,极具参考价值。

19301936年,他与林传光共同研究严重发生于苏南和浙北的稻胡麻斑病。1936年发表了 《稻胡麻斑病之研究》,阐明了这种病的历史、病原菌及传染试验 (由魏景超撰写)以及传染与防除 (由林传光撰写)

新中国成立初期,魏景超响应政府关于增产粮食的号召,重新开始了稻病的研究。当时江苏水稻烂秧严重,省农林厅与南京农学院合作于19521955年进行烂秧的调查研究,其后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也参加研究。1955年发表 《江苏省的水稻烂秧问题》,论述了生理性烂秧发生的条件、发病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在此期间,他还到江、浙、皖调查中晚稻的病害,写出《江浙皖中晚稻病害调查杂记》,报道了6种稻病,以稻瘟和白叶枯病最为严重,对症状和防除措施也有阐述。

魏景超研究稻病十分重视田间调查。如在1954年特大洪水时,不顾身患重疾,踏田勘察,研究再生稻的可行性,以挽回水稻受淹的损失。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支援工业建设,国家需要更多的粮食。但我国水稻生产,因病害造成的损失不下10%。要做好稻病防治工作,准确诊断病害种类是个关键。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而病原的鉴定又是诊断中的首要步骤。为此,魏景超于50年代中期受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委托,着手编写《水稻病原手册》,以期有助于鉴别水稻病原。此书记载了我国已发现和国外报道过寄生于水稻的微生物约250种,以真菌为主,兼述及细菌、病毒和线虫,附有形态图和必要的检索表,对一般病原菌概述了其生理特性、地理分布、寄生情况和参考文献。对重要病原菌,还简要说明其诱致的症状、发病因素和防治方法。该书是诊断稻病的工具书,多年来,已为国内外同行广泛采用或引用。1972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欧世璜教授所著Rice Diseases一书,多处引用 《水稻病原手册》中的检索表和形态的描 述与 图。1979年,日本东京都大学农药研究所津田盛也教授将 《水稻病原手册》推荐发表于 《日本真菌学会会报》。1980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林克治教授 (前金陵大学植物病理系毕业生)回国访问,也表示拟将此书译成英文版本,供东南亚同行参考。

魏景超长期开展真菌分类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他在戴芳澜教授指导下,自1936年开展真菌分类研究,到1976年历时40余载,未曾间断。他研究真菌分类的同时也结合植物病害,广泛涉猎各类真菌,但探讨较多的是白粉菌、霜霉菌和锈菌。19301947年,他研究真菌形态多达200余种。1932年发表 《中国真菌杂录二)白粉菌》,报道了白粉菌26种,其中有2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1933年发表 《中国真菌杂录三)霜霉菌及其他》,报道采自全国各地的真菌58种,分属33个属。1941年发表 《四川甜橙之贮藏病害》,报道病害14种,其中新变种1个。同年发表 《果蔬腐烂病杂录(一)核果腐烂病》,发现病害16种,其中新种1个。1942年发表 《中国真菌杂录十)西川白粉菌》,报道19381941年采自川西的白粉菌22种,分属6个属。

1948年,魏景超应邀赴英。此行目的主要是考察国际植物病毒研究的进展和应用的新技术;其次是利用国外的设备和资料解决一些工作中所遇到的真菌分类与生理问题。在英国真菌研究所期间,取得两项成果。第一,重新鉴定了番茄漆腐病的病原菌,对1942年因在缺乏标本又无文献可查核的情况下,误定此菌为新种Discosporrella phaeochlorina,做了订正。于1948年还其原有的名称黑黏座孢霉 (Myrothecum roridium)。这是得益于该所丰富的资料与标本。第二,1950年发表 《棒孢霉小志》,载于该所主编的 《真菌论文集》。这是针对国内外对豇豆和大豆叶斑病病原菌认识不一、分类混乱而重新给予鉴定的,借助该所收集多个标本和资料,以孢子形成的过程为依据,将它们合并为一新组合种,定名为多主棒孢霉 [Corynespora cassicola (Berk.et Curt.)Wei comb.nov.],从而澄清了这个学术问题。

1979 《真菌鉴定手册》出版。此书是关于真菌鉴定的重要工具书(不包括黏菌和地衣),它以检索表、形态描述和插图向读者提供真菌分类的基本知识,使易于鉴别真菌病原,进而诊断农作物的病害,并挖掘我国的真菌资源,为发展我国的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防治事业作出了贡献。全书编纂相当系统而完整,填补了我国真菌鉴定工具书的空白,在世界该专业领域也拥有巨大的影响。这本 《手册》是1958年确定编写的,但当时他已身患重病,只好利用赴京治病的机会,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搜集资料,于1961年回南京后才正式执笔的。然而,病情每况愈下,他带病工作,直到1966年才写成。1971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承印,但他因病辞世,没能亲见此书问世。

主要论文论著

魏景超.1931.江浙稻作病害调查报告.金陵学报,1:205-211.

魏景超.1937.菜豆锈病抗病性的变化.美国植物病理学报,27:1090-1105.

魏景超.1948.三十年来中国的真菌学.科学,30:131-132.

魏景超.1950.棒孢霉小志.英国真菌论文集,34.

魏景超,Walker Sheffer.1952.植物营养与病害发展的关系 ()葫芦瓜类蔫萎病. 美国植物学杂志,39:245-249.

魏景 超,龚 浩,潘 .1955. 江苏省的水稻烂秧问题. 中国植物病理学报,1 (2):127-140.

魏景超.1957.水稻病原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魏景超.1959.油菜花叶病.北京:科学出版社.

魏景超,译.1964.新系统学——真菌中的分类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

魏景超.1979.真菌鉴定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黄可训.1992.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植物保护卷1 [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夏如兵)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