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无忌 (1898—1980),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30日生于北京。兽医学家,我国现代畜牧兽医事业的先驱和商品检验特别是畜产品检验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创办上海兽医专科学校,发起成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筹建中央畜牧实验所,为我国消灭牛瘟作出了贡献。他领导过中国第一个商品检验机构,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商品检验条例,并对提高我国出口蛋、肉制品质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27—1928年,蔡无忌任第四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
成长经历
蔡无忌自幼受家庭教育和父亲蔡元培革新思想的熏陶,立志学好本领、科技救国。他不依赖父亲的社会声望和地位,发愤刻苦学习,培养了奋发自强的精神。
1913年,蔡无忌随父同行去法国求学。1914年秋,按照自己的志向进入法国翁特农业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后,又考入法国国立格里农学院继续深造,1919年毕业,获农业工程师学位。1924年,以优良的成绩获法国阿尔福兽医学校兽医博士学位。1925年,在父亲蔡元培的鼓励下,他满怀科学救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回到苦难的祖国,开始了为祖国的畜牧兽医事业奋斗的征程。
1927年,蔡无忌应第四中山大学聘请出任农学院院长,当时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学校体制的改革和迁校。并校和迁校,使中央大学农学院的规模和校园得到扩大。在学科建设方面,增设了森林、兽医和农政等专业,扩大了招生规模。在办学方针上,继承邹秉文的教学、科研、推广体系,出版了《中央大学农学院旬刊》和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丛刊》,鼓励教师发表学术成果和推广普及文章。
1929年,蔡无忌应国民政府农矿部聘请,参与筹建并出任上海农产物检查所副所长。此后半个多世纪,他在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事业岗位上先后担任上海商品检验局副局长、局长,昆明商品检验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对外贸易部商品检验总局副局长、顾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外贸易部仲裁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为中国的畜牧兽医事业和进出口畜产品检验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美援朝期间,蔡无忌曾以兽医专家身份,参加由国际和平组织和中朝政府共同组织的 “国际科学家对美军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细菌战调查团”。冒着鼠疫、脑炎、霍乱、疟疾、炭疽等病菌的威胁,蔡无忌先后到沈阳、齐齐哈尔、平壤等地进行科学调查,取得了大量证据证明美军使用了细菌武器。在两个月的调查中,他还翻译了大量资料,并制定了一套为消灭细菌污染扩散的检测、消毒、抗菌办法,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蔡无忌不仅忠于兽医和商品检验事业,而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并当选为首届会长;还担任过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分会委员、中国科学社理事等社会职务。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被推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0年4月10日,蔡无忌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北京与世长辞,终年82岁。
主要成就
蔡无忌于1924年毕业于法国国立阿尔福兽医学校,获兽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现代最早留学国外获兽医学博士的学者。回国后致力于我国的畜牧兽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1924年,蔡无忌满怀科技救国的热情回到祖国,自筹资金、自力更生,创建了上海第一个西兽医门诊所,即上海兽医门诊所。该所由于业务萧条,不久即关闭。1930年12月,蔡无忌就任上海商品检验局副局长兼牲畜正、副产品检验处技术官,并接手筹建上海兽医专科学校。该校是由上海商品检验局与上海卫生局为充实和发展出口畜产检验与民用乳品肉品检验,培养有一定水平的兽医和食品卫生检验人员而办的。
1936年,蔡无忌发起成立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并被推选为首届会长。该会的成立,团结了全国畜牧兽医工作者,交流了学术,推广了新技术,促进了我国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在防治牛瘟方面,蔡无忌亦作出了贡献。上海商品检验局由技术官易文治和技术员寿标于1930年4月1日研制出我国第一批牛瘟血清后,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牛瘟得到控制。蔡无忌任该局领导之后,为满足国内牛瘟疫区的需要,扩大了血清的生产。1932年7月,江湾血清制造所新屋落成,程绍迥任所长,制造供应牛瘟血清。1934年前后,我国西南等地牛瘟盛行,当时已战云密布,蔡无忌不顾个人安危,以防疫为己任,立即赶赴川北,参加四川省家畜保育所防治牛瘟工作。
1941年7月,重庆国民政府农林部成立中央畜牧实验所,蔡无忌任所长。实验所成立后,接收前农林部兽疫防治大队为中央兽疫防治队,协助各省防治牛瘟;接收中央农业实验所的畜牧兽医系,扩充本所业务,并附设一所血清制造厂。与此同时,在贵州湄潭成立川黔湘鄂四省边区兽疫防治总站,负责各省牛瘟中心区的防治工作;在陕西武功等地建骡马配种站,推广良种骡马;在云南宣威与云南省建设厅合办西南绵羊改良场,改进并推广良种绵羊,发展养羊业。1942年,在广西桂林筹建家禽实验所,开展家禽的实验工作。同年5月,实验所下属畜牧兽医用具制造厂建成,开始生产畜牧兽医金属用具和各种禽兽模型标本。实验所还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兽医人才,促进了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
他是中国畜产品检验事业的奠基人。1929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农矿部在上海筹建我国第一个商品检验机构——农产物检验所。蔡无忌任副所长,并参加了筹建工作。1932年初,蔡无忌任上海商品检验局局长。此后,在半个多世纪中,他一直在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岗位上奋斗不息,成为我国商品检验特别是畜产品检验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商检局随之撤离上海。撤退前夕,蔡无忌经过周密考虑与精心安排,保存了大批商检仪器设备,为抗日战争胜利后迅速恢复和发展上海商检事业准备了物质条件。
1945年抗战胜利,蔡无忌奉命回上海重建商检局,不久就恢复了商品检验工作。1949年初,解放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国民政府开始撤离大陆,蔡无忌以事业为重,带头坚守岗位,同时设法将商检局的仪器设备、文书档案、图书资料等完整无损地保护下来,迎接上海解放。他的行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商检事业作出了贡献。上海解放后,他由华东贸易部任命继续担任上海商检局局长职务。
1953年,蔡无忌奉调北京工作。1955年,被任命为对外贸易部商品检验总局副局长。当时,国民经济已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他建议商品检验工作首先要制定一些法规和条例,使之有章可循,步入正轨。他的建议得到采纳。在同志们的协助下,由他主持起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输出输入商品检验暂行条例》终于问世。随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输出输入商品检验暂行条例》的实施,中国商检在国际贸易界逐步树立了信誉,维护了我国的主权,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国对进口食品控制很严。我国输往英国的蛋制品多次被认为不合格而退回,经济损失巨大。蔡无忌对此非常重视。1956年,他亲自组织调查,研究了英国对蛋制品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和标准。针对我国蛋制品存在的问题,重新制定了出口蛋制品的检验标准和方法,使我国蛋制品得以顺利向英国出口。他还代表中国商检总局参加接待英国农渔部访华团,通过向该团介绍情况,使我国16家出口肉类、罐头和肠衣的加工厂获准在英国注册登记,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批在外国注册的食品厂。这标志着我国外贸和商检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0世纪60年代,蔡无忌已年近古稀,为了提高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顾年迈体弱,不辞辛劳地深入边远地区,指导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回京后,他一方面与有关同志研究,同时亲自查看了许多文献资料,结合家畜解剖学知识,终于解决了肉类冷冻温度问题,使质量达到出口标准,从而增加了肉类出口的数量。
主要论文论著
蔡无忌. 1933. 改进中国茶业计划. 国际贸易导报,5 (5): 31-43.
蔡无忌. 1933. 民国二十一年本局检政之回顾. 国际贸易导报,5 (6): 1-22.
蔡无忌. 1941. 家畜人工授精及其运用方式之商榷. 畜牧兽医月刊,2 (2): 31-34.
蔡无忌,梅树冬. 1951. 中国的猪鬃. 上海: 永祥印书馆.
蔡无忌,陈荣廷. 1952. 中国的肠衣. 上海: 永祥印书馆.
蔡无忌,何正礼. 1956. 中国现代畜牧兽医史料.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蔡无忌. 1963. 兽医检验手册. 北京: 人民出版社.
(李 燕)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