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加入收藏

谢成侠

文章作者: 档案馆 发布日期: 2015-12-09

    谢成侠(1914—1996),浙江杭州人。畜牧学家,中国养马学和家畜繁殖学奠基人和开拓者。1936年毕业于国民政府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1948年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49年至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历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农学院、南京农学院教授,全国家畜繁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驴品种志》主编。长期从事家畜繁殖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对中国畜牧史,尤其是养马史有较深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养马史》、《家畜繁殖原理》、《中国养牛羊史》、《养马学》、《中国养禽史》等。

成长经历

谢成侠,1914611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一个普通家庭。祖父是一名落举秀才,父母靠手工业为生,先期开过成衣铺,后经多方集资到上海开办小型织绸厂。谢成侠是父母6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个,因而也最受家庭成员厚爱。1926年,他从杭州市模范小学毕业后,入杭州宗文初中学习。1929年,入上海同济大学附中读高中。19327月,高中毕业后,他同时考上了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和国民政府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因陆军兽医学校地处北平,被认为是民主救国的堡垒,同时学费、杂费等费用一应全免。于是,他进入陆军兽医学校正科(本科)第十五期学习。

1936年夏,谢成侠从陆军兽医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句容种马场育马课任兽医。19377月,日本侵略中国,全民奋起抗战,军政部调他前往广东惠阳种马场担任上尉育马课课员兼卫生组主任。1938年冬广州沦陷,惠阳种马场奉令迁往广西桂北宜山。谢成侠赶着种马群,一路翻山越岭,吃尽辛苦,途中先是患了恶性疟疾,几至病死,康复不久又得痢疾,身体大受损伤。19404月,经竹堃厚先生保荐,谢成侠离开牧场,来到转移至贵州的陆军兽医学校,任新成立的畜牧专科代表、三等正教官(同讲师职)。1942年转正补实,19458月升为二等正教官(同副教授职)。当时,原句容牧场也迁来贵州,距学校不足30里。因此,谢成侠不仅承担了陆军兽医学校养马学和畜产学总论两门课程教授任务,还经常带学生去牧场教学实习。

1946年夏,谢成侠等8人受国民政府国防部选派留美,到堪萨斯州立大学进修。谢成侠原打算在那里完成博士学位,但堪萨斯州立大学给他指定的导师艾勃生(H.Ibson)教授是摩尔根派的老学究。他告诉谢成侠,要研究马匹的遗传育种,至少应在美国住上五六年,乃至十年。初定论文题目为《马匹毛色的遗传及其控制》,后以论文的一部分为基础,于19485月申请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随后,他又申请到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师从家畜遗传学家劳勃滋(E.Roberts)教授。在导师的介绍下,他去美国东部及中西部国立军马场和种马场访问和学习,受益颇多。后因短时期内不可能完成学业以及南京国民党政府停发留学经费,加之86岁老父正处病中,经导师准许,他中断学业回国,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艰苦求学路。

1949年春,谢成侠回国后,任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兼畜牧场场长。不久杭州解放,他参加了浙江省畜牧兽医人员培训班。194910月,谢成侠先后收到南昌大学和南通大学的聘书。而此时浙江大学农学院成立了畜牧兽医系,系内缺少人手,经系主任挽留,留杭任教。先聘为副教授,两年后聘为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谢成侠被调到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任教,先后任繁育教研组主任和畜牧兽医系副主任:谢成侠是江苏省第三至第五届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科技组成员。从此,他在南京一直工作到退休。

谢成侠是我国畜牧界前辈和著名学者。在半个世纪的工作中,他为我国畜牧教育和科研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尽心竭力,成绩卓著。

主要成就

早在20世纪30年代,谢成侠还在句容种马牧场任兽医时,已初露锋芒。所撰写的《非常时期的我国马政建设》一文达一万多字,当时他不因人微言轻,便敢力言应大大修改原定的马政建设计划。其后,他是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的主要发起人,后为该会首席顾问,对全国主要马和驴品种的调查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对三河马的调查研究,自始至终参与实地调查工作,证明其外貌及能力非中国及其他马种所及而被认定为一新的优良马种。他还是《中国马驴品种志》编写组的组长。该志在调查、整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使内容包罗古今,成为编写志书的典范,因此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家畜繁殖学是我国畜牧学中起步晚、发展较慢的学科,谢成侠对该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早在1942年,他就在《兽医畜牧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家畜人工授精技术》,较全面地介绍了马、牛等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他最初发表的《配种要义》一文,一直是我国大型畜牧场重要的参考资料。1954年,他主动提出以家畜生殖生理为基础,编写《兽医产科学和人工授精》教材。1974年,由他独立完成了我国家畜繁殖学方面的巨著——《家畜繁殖原理》。这本书凝聚了他20多年教学及科研工作经历,破除了我国家畜繁殖学一贯依靠摘抄外国书本的陋习,为我国家畜繁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培养更多的繁殖科技人才,他在南京组织全国性的家畜繁殖培训班,还及时译出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资料以供参考。例如,英国最有权威性的刊物《自然》1971年发表著名科学家劳逊(Rowson)的《卵子移植》一文,他便在1972年将该文译成中文。1984年,他出席第10届国际动物繁殖和人工授精会议后,在次年摘译了64篇论文,及时将国际先进家畜繁殖新技术介绍给中国同行。

谢成侠不仅是我国家畜繁殖学、养马学奠基人,也是我国杰出的畜牧兽医史专家。

早在1942年,他就公开发表了具有较大影响的《中西兽医学史略》一文。在抗战非常艰苦、资料比较匮乏的时代,他仍非常努力地完成了《中国马政史》的编写。该书亦成为我国农业教育史上第一本畜牧兽医史教材。他还对中国古代史书上记载的“汗血马”进行过专门考证,并从产地名称、体型等考证了“汗血马”就是“大宛马”,即现在的“阿哈马”。

新中国成立后,他研究畜牧史的热情丝毫未减,于1959年出版了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国养马史》。其后,该书经修订还被译为日文在日本出版。到了20世纪80~90年代,他更是投入极大热情研究中国畜牧史,先后出版了《中国养牛羊史》、《中国养禽史》、《中国经济动物的起源与进化论》等专著。他发表具有影响的畜牧史论文很多,如《二千多年来大宛马与苜蓿传入中国及其利用考》、《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的探讨》、《中国古代家畜外形鉴定(相畜)及其理论的发展和评价》、《中国鸡种的历史研究》、《中国鹌鹑的考证及其展望》、《中国养鸽历史及其进化论的关系》、《中国麋鹿的历史真相》、《中国鹿类的生物学史》、《中国家兔起源于欧洲吗?》等。

谢成侠对中国的畜牧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如果将这些发表了的资料汇编在一起,可以蔚成《中国畜牧史》巨著,其中包括古生物学和考古文献。他的研究决不单纯靠查阅古书而已,他还不惜为此投资,收藏名著,如《二十五史》、《十三经及其注释》以及东西各国的动物史(包括古埃及和西方古国)。他更把我国其他史书上有关畜牧兽医的章节或片段分类抄录成10多本,甚至请夫人协同誊写。这些资料都是他半个世纪留下来的心血。

主要论文论著

谢成侠. 1945. 中国马政史. 北京: 陆军兽医学校印刷所.

谢成侠. 1946. 中国马种分类研究的初步报告. 中央畜牧兽医汇报,4(1) : 1832.

谢成侠. 1956. 我国古代家畜外形学说的发展和评价. 南京农学院学报,119-134.

谢成侠. 1958. 养马学. 南京: 中国畜牧兽医图书出版社.

谢成侠. 1959. 中国养马史. 北京: 科学出版社.

谢成侠. 1977. 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的探讨.文物(8) : 23-26.

谢成侠. 1983. 家畜繁殖原理. 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

谢成侠. 1985. 中国养牛羊史. 北京: 农业出版社.

谢成侠. 1992. 中国猪种的起源与进化史. 中国农史(2) : 84-95.

谢成侠. 1994. 中国养禽史.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程绍迥主编) . 1992. 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料集[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南京农业大学谢成侠选辑整理小组. 1986. 谢成侠论著选辑[J]. 《畜牧与兽医》编辑部出版.

                                                                                                                    (李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