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加入收藏

黄昌澍

文章作者: 档案馆 发布日期: 2015-12-09

    黄昌澍(1919—2002),浙江平阳人。畜牧兽医学家,中国现代家畜卫生学科的奠基人之一。1944年毕业于英士大学畜牧兽医系。1945年进入高等农业院校任教,历任英士大学助教,浙江大学讲师,南京农学院讲师、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教授。1991年担任家畜环境卫生研究会名誉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家畜饲养和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5年获得农牧渔业部颁发的“执教40周年以上对高等农业教育作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荣誉证书。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成长经历

黄昌澍,1919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北港南湖农村一个勤俭殷实之家,良好的家庭背景为其少时成长打下基础。黄昌澍年少时就展现出艺术天赋和不凡的读书能力,这促使父亲有培养他读美专或大学的愿望。1932年,黄昌澍以平阳全县名列甲等的成绩高小毕业。同年进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翌年改名温州中学),这更坚定了黄父催其上进的信心。温州中学厉行淘汰制:中、英、数有一门不及格的留级,两门不及格的退学,三门不及格的开除学籍:连年留级的退学:随地吐痰的记大过一次:吸烟者退学。正是这种严格的要求为黄昌澍以后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基础。1938年,黄昌澍由温州中学毕业,但因抗日战争的影响,上美专或大学已极其困难,遂入北港中心小学教美术、手工和地理等课。

1939年夏,浙江省于丽水创办省立战时大学(即英士大学),设农、工、医三个学院。黄昌澍不忘当初的宏伟志愿,遂报考了该校农学院被录取。1941年夏,英士大学迁往设在松阳县的浙江省农业改进所,黄昌澍按报考志愿进畜牧兽医系学习。由于还处在抗战期间,英士大学几经迁址,黄昌澍也几经颠簸终在1944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随着抗战的胜利,英大迁回温州,1946年夏又迁往金华。由于学校畜牧场规模扩大,黄昌澍被校方调去全职管理牧场。19495月金华解放,8月金华军管会宣布英大解散,由浙江大学接管,黄昌澍先生随之转至浙江大学畜牧兽医系工作。1951年晋升为讲师。1952年夏,全国院系调整,浙江大学畜牧系并入南京农学院,黄昌澍与虞振镛、谢成侠、杜念兴等人也于10月间来到南京农学院。“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1971年,南京农学院被迫迁到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改为江苏农学院。1979年,南京农学院迁回南京,教学、科研等一切都走上正轨。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

黄昌澍先生由于长期在高等农业院校任教,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授予“执教40周年以上对高等农业教育作出贡献”荣誉证书。1986年受聘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南京培训中心校务委员。1989年获上海大江有限公司“大江园丁奖”。1991年被推选为家畜环境卫生研究会名誉副理事长。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受到表彰,被授予荣誉会员奖状和奖牌。

主要成就

黄昌澍长期从事家畜饲养和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生在工作岗位上贡献卓著,主持和参与了很多科研工作。在浙江大学畜牧兽医系期间,黄昌澍受到系主任虞振镛的器重和信任,随同虞振镛教授到上海参观各大畜产品加工厂。按照虞教授的嘱托开设畜产品加工学一课,受到学生们的欢迎。1952年春天,黄昌澍代理牧场主任。进入浙江大学后,通过对“受精蛋的保存”的试验,发表了两篇论文和出版两本科普读物。1952年到南京农学院后,黄昌澍主动承担起家畜饲养原理和乳业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承担了苏北农学院畜产品加工学课程的主讲。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带领技术人员调查畜牧场乳牛死亡的原因,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此后,又负责东海种猪场猪软骨病的调查,深入分析致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等。这时期,教学秩序被打乱,黄昌澍依然忙碌不停,主持《家畜饲养原理》教材的编写和该课程的教学工作。

1979年,南京农学院迁回南京后,黄昌澍不仅担任本科生的家畜环境卫生学和硕士研究生的气候生理学等课程的教学,还应农业部特邀到西北农学院讲授动物的行为课程。从1981年起,黄昌澍接受国家科委和农业部的委托,主持“六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提高高温季节乳牛产乳量的研究”:“七五”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光照对水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和国家重点攻关研究项目的分支课题“热应激对乳牛产乳量和乳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的研究”等课题。

黄昌澍从进入浙江大学任教开始就着手整理其教学、科研心得,参与《农事手册》的编撰工作。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畜牧科技知识,从1952年寒假起,黄昌澍开始自学俄文,先后翻译出版了《家畜的放牧》和《实用养牛学》两本畜牧专著。1961年,黄昌澍凭借自己过去积累的资料和心得体会编写出《家畜环境生理》著作,后又编著了《家畜气候学》一书,填补了国内外该学科专著的空白,并获得华东地区科技优秀图书奖。

黄昌澍作为我国著名的家畜气候学专家。在其执教生涯中,不但承担了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撰写了许多文章和论著。他合著了《家畜饲养原理》,担任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家畜环境卫生学》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的特约编辑、《中国畜牧兽医辞典》编委、《畜牧与兽医》杂志副主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专业《家畜环境卫生和牧场设计》教材的执笔人,参加《辞海》有关畜牧兽医内容的编撰和修订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还参加畜牧兽医科学世界英文名著如《农畜繁殖学》、《家畜生理学》、《畜牧科学概论》、《兽医药理学和治疗学》等专著的译校。黄昌澍的努力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科学知识和精神财富。

主要论文论著

黄昌澍. 1951. 农事手册上海: 上海商务印书馆

黄昌澍. 1981. 家畜环境卫生学北京: 农业出版社

黄昌澍. 1983. 鸡的环境生理南京农学院学报(1)(2) . 

黄昌澍. 1983. 高温季节改变饲料组成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南京农学院学报(4) . 

黄昌澍. 1987. 蒸发降温和高蛋白对乳牛夏季生产性能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4) . 

黄昌澍. 1989. 家畜气候学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

黄昌澍. 1992.  家禽环境卫生学. 修订本. 北京: 农业出版社

黄昌澍. 1993. 恒定光周期对母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3) . 

黄昌澍. 1993. 红细胞钾作为乳牛耐热性指标的遗传可靠性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3) . 

主要参考文献

南京农业大学人事处. 1994.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名录(内部资料)南京农业大学

平阳县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 1998. 平阳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平阳方正印社排版印刷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1997. 中央农学院畜牧兽医纪念册·校友录. 南京农业大学.

                                                                                                           (李       肖先娜)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