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加入收藏

王栋

文章作者: 档案馆 发布日期: 2015-12-09

    王栋(1906—1957),江苏崇明人。畜牧学家、动物营养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草业科学奠基人。1940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贵州农工学院教授兼教务主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兼畜牧系主任。1946年起,任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教授兼系主任,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兼系主任。王栋在其短暂的学术生涯中探讨了几乎从植物生产到动物生产的全过程,其中包括牧草、草原、动物营养、农畜饲养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他的《动物营养学》是中国农畜营养学领域第一部完整的著作,因而被誉为动物营养学奠基人。

成长经历

王栋,字秉钧,19061024日出生于江苏省崇明县南堡镇(今属上海市)。他的父亲以塾师为业,母亲惯于勤俭持家,因而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王栋出生的年代恰逢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国内长期军阀混战,又有各帝国主义国家不间断地侵略,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及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使中国社会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19111918年,王栋就读于江苏省崇明县东乡小学及第四高等小学。由于受到家庭教育及张謇回归故里办学兴农的影响,他从小就对农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18年进入南通甲种农校及高级农科中学学习,1923年升入南通农科大学,1927年留校任助教。1929年,经同乡前辈王丹揆(晚清官员)的推荐转至上海国定税则委员会,从事收集国内外农产品运销情况、制定税则的工作。在工作之余,他仍不忘刻苦学习,以图报效祖国。1937年,他通过了中英庚子赔款考试,成为第五届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他所选学的畜牧专业在全国只招收一名学员。同年秋天,王栋进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农学院学习。在凯纳尔及史密斯两位世界著名教授指导下,从事牧草栽培与利用的研究,并于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牧草中胡萝卜素含量的研究》为当时的前沿科技,并于1941年在世界著名的刊物《英国农业科学》杂志第31卷第3期上发表。同年春,王栋到英国剑桥大学、里丁大学、阿白廷大学等单位参观学习,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为回国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离开祖国4年后的王栋学有所成,却赶上全球性战乱——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为了振兴祖国的畜牧事业,他历尽艰辛,于1941年夏天启程,途经加拿大、美国、巴拿马运河至大洋洲,经新加坡,从滇缅路回国,历时40余天。

王栋回国后,先到贵州农工学院任教授兼教务主任。同年秋至1946年,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兼畜牧系主任。19461949年,任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教授、系主任,兼中央畜牧试验所研究员、营养系主任,并曾短期兼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江苏分署专员。19491952年,任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兼畜牧兽医系主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任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1953年起又兼任畜牧兽医系主任,直至195755日逝世。

主要成就

王栋是中国草业科学的开拓者、实践者与奠基人。他于20世纪40年代把植物—动物生产系统的现代草原学的核心概念介绍到中国,并最先在中央大学开设草原管理学课程。随后,逐渐形成了中国草原和牧草教学与研究系统,从而开创了中国草业科学。王栋明确了草业学科的内涵:“草原管理的对象,一方面是牲畜,一方面是牧草。对于牧草的管理,目的在生产量多而品质优美的草料以饲养家畜。对于牲畜的管理,目的在适当地利用草料,饲养较多的牲畜。但同时必须顾及到草原生产力的维持与提高,这样畜产品才能源源生产,而草原也能永续利用、不至耗竭。草原管理学所叙述的就是怎样改进草原以提高其生产力,怎样适当地利用以草料饲养牲畜,在保持并提高草原生产力的原则下,希望能获得最高额的畜产品。”为中国的草业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栋的草学思想贯穿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将草原与环境、草原与社会联系起来,并重视发展大农业,以草为根本,与农牧结合,强调在保持并提高草原生产力的原则下,获得最高额的畜产品。他指出,“草原的形成受风土的影响,故风土的情况足以改变草原,同时草原的盛衰亦足以影响风土”,“草原的利用管理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亦与社会情形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盖因草原的利用管理视牧场的经营目标定其内容,而牧场的经营目标又视社会情形定其重点”,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土、草、畜、环境(风土)及社会的关系,把牧草、家畜和大农业紧密联系起来,提出“肉皆是草”,“无草,无牛:无牛,无粪:无粪,无农作”。从本质上看到了草业、畜牧业、种植业是作为一个大农业系统而存在的。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农耕与畜牧的割裂与对立,王栋指出了其局限性,并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力宣传苏联的草田轮作制与草田耕作法,强调农林牧的有机结合。为了探索这个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王栋从牧草出发,展开家畜营养学研究,关注动物营养学理论及其应用。他所著的《动物营养学》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这是中国农畜营养学领域第一部完整的著作,因此他被后人誉为动物营养学奠基人。随着营养学原理的具体应用,他又涉足家畜饲养科学领域,将营养学原理应用于家畜饲养科学,并制定了以代谢能(ME)为指标的“王氏饲养标准”。他认为,用代谢能比用当时世界流行的以总消化养分(TND)为指标的莫尔逊饲养标准表示饲料营养价值与家畜营养需要更合理,因为动物体内的甲烷与尿均是要排出体外的,其所含物质是不可利用的。这是中国人自己制定的第一个家畜饲养标准。此外,王栋还很关注理论的应用问题。为了使营养学原理在生产中得以应用,他又设计了“王氏查对图”。可以根据呼吸熵很方便地查出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量,节省了很多计算手续。同时,为了使广大从事畜牧生产的同志掌握配料方法而发明了配合农畜日粮用的配料标尺与配料盘。

王栋还是中国使用土窖方法进行青贮的第一人。当他还在陕西西北农学院任教时,他就在我国的黄土高原上制作了第一窖青贮。后来到南京,他又作了玉米青贮、野草青贮、苜蓿青贮和水生植物的青贮试验,并认真地分析了这些饲料的化学成分。

王栋一生著述颇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条件比较艰苦,但仍坚持不懈笔耕。那时稿纸很贵,只好用毛边纸。因为纸质差,不能用钢笔等硬笔书写,只能用毛笔手写。所有统计材料,他都用手摇计算机亲自计算数据。当时师从王栋进修的任继周(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问他,是否可以替他做一些机械的计算工作,他都谢绝了,始终坚持自己动手。他说自己一边计算,一边思考,这样计算出一个数字就可以立即知道是什么涵义。稿子写好,他也是自己誊写。虽然抄写很费时间,但他认为自己抄写,可以增加思考,同时也增加了一次修改的机会。于是,他的文章总是反复修改,边修改边思考,因此他的著述总是千锤百炼的。王栋曾感慨地说:“写书,很不容易。常说‘笔耕暞,真是一笔一笔、一点一画地‘耕暞”。且他自己还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研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年他还坚持几乎每年有一部新著作问世。

王栋一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与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是分不开的。他一生的研究工作以及为他所带学生制定的课题都是围绕这一原则展开的。1947年,他在兼任中央畜牧实验所特约研究员时,曾在全国六七十处学校和试验场同时开展牧草栽培试验。由于供试种子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收获的已失效种子,因而试验未能按计划完成,为此他一直难以释怀。新中国成立后,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王栋的工作顺利展开提供了保障。尽管当时各种条件还很简陋,但是王栋不顾一切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与研究中。学校刚从重庆搬回南京,实验室基本是空白的,全靠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缺乏一些仪器设备,他就自己想办法设计制作。他曾亲自画图设计,请铁匠制作了一个中间可盛水的夹层烘箱,利用煤油炉和电炉两用加热,靠热水循环保持箱内温度,用以烘干样本。

1952年在锡林郭勒盟种畜场考察时,发现了很多优良野生牧草——黄花苜蓿,王栋指出这是牧区的饲料之王,要充分加以保护利用,为今后黄花苜蓿的引种驯化、繁育、杂交育种指明了方向,并为他的研究生许令妊确定了论文题目“锡盟主要牧草的研究”。与此同时,还确定了40余种当地野生的优良豆科、禾本科、藜科、菊科等饲草,初步弄清其分布、生长、营养价值等情况,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比较完整的草原考察报告。

主要论文论著

王栋. 1945. 牧草栽培及保藏之初步研究. 畜牧兽医月刊,(1/2) : 1.

王栋, 卢得仁. 1945. 重要野生牧草之形成及利用价值. 畜牧兽医月刊,(5/6) : 61.

王栋. 1950. 王氏饲养标准. 畜牧与兽医(4) : 58-75.

王栋. 1950. 牧草学通论(上、下册) . 南京: 南京畜牧兽医图书出版社.

王栋. 1951. 动物营养学. 北京: 商务印书馆.

王栋. 1953. 草田轮作的理论和实施. 南京: 南京畜牧兽医图书出版社.

王栋. 1953. 作图法在配合日粮时的应用. 畜牧与兽医,(6) : 175-179.

王栋. 1955. 草原管理学. 南京: 南京畜牧兽医图书出版社.

王栋. 1956. 家畜饲养原理. 南京: 南京畜牧兽医图书出版社.

王栋. 1956. 牧草学各论. 南京: 南京畜牧兽医图书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许鹏. 1986. 怀念导师王栋教授[J]. 中国草原与牧草(6) : 13.

梁祖铎. 1986. 忆王栋教授[J]. 中国草原与牧草(3) : 16.

许令妊. 2002. 缅怀我的恩师王栋先生[J]. 草原与草坪(4) : 54-56.

王和民. 2006. 忆恩师——王栋先生的二三事[J]. 动物营养学报(4) :  1.

任继周. 2006. 怀念王栋先生——纪念王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1906—2006) [J]. 草业科学(12) : 25.

                                                                                                            (李             包艳杰)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