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文 (1913—1980),江苏镇江人,蔬菜学家、园艺教育家和大白菜专家。1938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3年获金陵大学农学院农学硕士学位。1945—1946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蔬菜学系进修。1946—1952年任金陵大学农学 院 园 艺 系 副 教 授、教 授,兼任园艺试验场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历任山东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蔬菜教研室主任、园艺系主任。曾担任中国园艺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李家文对大白菜的起源、分类、生理及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主要论著有 《中国的大白菜》、 《中国大白菜的起源、演化和分类、杂交》。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蔬菜园艺人才。
成长经历
李家文,原名润森,1913年7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他在中学时代刻苦读书,成绩优良。1934年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迁至四川成都,边读书边做工,以维持学业。1938年7月大学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经胡昌炽教授推荐到本校园艺系任助教,并负责金陵大学园艺试验场的管理工作。1938年底,被派往四川涪陵、巴县、江北、长寿、丰都等地考察榨菜生产,历时两个多月,收获颇丰。中国榨菜的精细栽培、加工技术和丰富的品种资源,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这次深入农村的实地考察,总结了农民丰富的生产经验,为他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此,他立志于发展中国的蔬菜园艺事业。1940年,他考入金陵大学农业科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45年,重庆国民政府农业部选派120名农业人员赴美国学习,他以优异成绩考取第二名。赴美后,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蔬菜学系学习蔬菜栽培和选种。在美国东部农民合作社试验场实习蔬菜选种和采种,在伯比 (Burpee)种子公司实习种子检验、贮藏、加工技术和选种技术。他还因创造了一种生产重瓣矮牵牛花杂种的简易新方法而受到奖励。公司挽留他在美国工作,但他婉言谢绝,于1946年返回祖国。回国后,应聘任金陵大学园艺系副教授兼园艺试验场主任。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园艺系的教师分为两部分:李家文、蒋先明、唐尧平等人北上支援山东农学院园艺系;寿诚学、张学明和中央大学李曙轩等人南下支援浙江农学院园艺系。李家文在山东农学院园艺系任教授兼蔬菜教研室主任。
李家文致力于蔬菜园艺科学和教学、研究和生产推广工作达40余年,为中国大白菜的理论研究、甘蓝种子繁育、祖国古代农业遗产的研究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主要成就
在中国大白菜理论研究方面,李家文取得一系列开拓性成果。
1952年,李家文受农业部委派,到中国大白菜种植中心之一的山东省胶州农村进行调查。丰富的大白菜品种资源和农民长期种植大白菜的宝贵栽培经验,激发了李家文研究中国这一宝贵蔬菜资源的想法。1952年秋开始,他3次深入山东大白菜产地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农民总结蔬菜栽培经验,与菜农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30多年里,他对中国白菜类蔬菜的起源、分化、分类、形态、生理、栽培技术及大白菜遗传育种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调查收集了大量种质资源,在对历史资料进行了广泛考证后,提出了大白菜的杂交起源假说。认为起源于中国的白菜类蔬菜的初级变种,大约是在唐代以前由当时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通过自然杂交产生的。在中国北方秋季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由于养分的积累,使顶芽逐渐发达,经中国劳动人民的长期栽培和选育,从低级进化到高级形成的结球变种。据此将大白菜亚种按进化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分为散叶变种、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和结球变种,并提出结球大白菜的起源地是中国的北方。这种高级变种又在中国不同的栽培中心,在相异的生态条件下,经过不同方向的培育和选择,产生了3个形态特性相异的生态类型,即适应海洋性气候的卵圆型、适应大陆性气候的平头型、适应大陆和海洋交叉气候的直筒型。各地区之间的农业技术交流,又使变种与3个基本生态型之间产生了栽培的花心直筒型、花心卵圆型、平头卵圆型、平头直筒型和圆筒型5个杂交演化类型。这种综合了历史进化、生态环境和植物形态特性的分类观点和结论,为大白菜的栽培和遗传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1980年,在日本筑波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大白菜学术讨论会上,他宣读了 《中国大白菜的起源、演化和分类、杂交》论文,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这一研究成果使中国的白菜研究工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他在中国大白菜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开拓性成果。在大白菜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研究方面,他十分注重理论指导生产。早在50年代,他和山东农学院蔬菜教研室的同事们就致力于蔬菜生长发育周期规律性的研究工作。他将蔬菜一个世代的生长过程划分为具有连续性的一定周期性阶段,并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之有相应环境条件的方法,已在1959年山东农学院主编的全国蔬菜专业统用教材 《蔬菜栽培学》中作了充分的阐述,至今对我国的蔬菜栽培技术理论仍有很大的影响。他在大白菜的理论研究和栽培技术方面,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大白菜生长发育周期的分期临界特征、花芽分化与结球的关系和起源进化等,曾在我国园艺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从而促进了大白菜栽培理论研究的发展。山东大学生物系陈机等编著的 《大白菜形态学》,就是在此基础上以植物形态解剖学来研究大白菜基础理论的专著。李家文病逝后,他生前对大白菜的研究成果,已被整理成 《中国的白菜》一书。这是一部研究白菜的重要专著,该书于1986年被国家教委评为科技二等奖。1990年又由日本学者篠原括喜先生翻译成日文,在日本 《农业槳樿樢园芸》[64 (5):580]杂志上发表。李家文在对中国白菜类蔬菜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本人亦被誉为研究中国白菜的权威。此外,他还积极研究保存优良地方品种的工作。他曾对胶州大白菜、益都银瓜、章丘大葱等地方名特品种进行调查研究,做了笔记,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把它们编入教材中,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
李家文为促进中国蔬菜园艺事业的发展,不断拓宽蔬菜科学研究领域。他重视研究古代蔬菜科学遗产。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蔬菜种类和品种,积累了大量精耕细作的栽培经验。他认为,发掘和吸取这些宝贵的科学遗产,是园艺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在大量搜集、阅读古籍,探讨和考证蔬菜生产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蔬菜种类的来源和进化过程,并把它们引用到教材中,以此鼓励自己和学生们为发展中国蔬菜园艺事业去勤奋学习和工作。他努力研究古籍,做到古为今用。例如,他利用 《齐民要术》中提到的 “中条子”(蒜珠)可繁殖大蒜的方法,作为在生产中防止大蒜退化的方法之一,受到群众的欢迎。
李家文为实现中国甘蓝生产用种国产化居功至伟。20世纪60年代,中国广大南方蔬菜产区种植的甘蓝,须依靠从日本进口的黄苗甘蓝种子,曾因受外商的控制和盘剥,严重地影响了生产。1967年,在农业部、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组织下,山东农学院园艺系蔬菜教研室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及山东、广东、天津等省、市有关单位联合协作,开始了在北方繁殖甘蓝种子的研究。当时正处在 “文化大革命”时期,李家文身受限制,为不使该项工作受到影响,他克服种种困难,几次到广东、福建,探索黄苗甘蓝种子繁殖的关键技术。他积极指导并亲自参加该项研究工作,提出了 “南选北繁”的理论和技术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解决了中国南方近百万亩越冬甘蓝种子的供应问题,使北方生产的黄苗甘蓝种子超过了日本进口的种子质量,使南方甘蓝种生产实现了国产化。该项科研成果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同年,李家文被授予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李家文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育了大批蔬菜园艺人才。
李家文是我国蔬菜专业研究生的首批导师之一。1954年国家教委批准他招收硕士研究生,他培养的数十名研究生已成为高教、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骨干。
李家文的讲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精练,并能不断更新教材内容。1959年,两次受国家教委的委托,主编全国农业高等院校统用教材 《蔬菜栽培学》。在编写的教材中,他提出了蔬菜生长发育周期性的理论,并以此为据,阐述科学的栽培技术措施,大大提高了教材质量。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他从未间断过科学研究工作。他搞科研工作目的明确:一为教学工作验证理论,充实教材;二为生产服务,解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他在教学中很重视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20世纪50年代,他领导并组织蔬菜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翻译了前苏联甫拉索夫和马尔柯夫分别编写的《蔬菜栽培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及时引进了苏联蔬菜栽培的先进经验。
他还十分关心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备课、编写讲稿、课堂板书写法、语言表达、实验课材料的准备、对学生如何指导及要求等都做了实地示范和讲授。他常说: “做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知识。要教好一堂课,必须充分备课。给学生一桶水的知识,教师必须有三桶水。”他还说:“学得越深,就觉得自己知道得越少。”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对知识的执著追求,熏陶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从而建立了较好的师资梯队,为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成为山东高校重点专业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家文在教学、科研、指导生产、推广科学技术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79年,他被选为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他于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5年当选为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协常委,1977年当选为山东省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978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全国科学大会之后,他更加奋发工作,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为振兴祖国的蔬菜园艺事业发挥光和热。他以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勉励自己,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把我国蔬菜园艺科学的宝贵经验介绍给国际园艺界。作为访问学者,他于1980年7月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进行大白菜的遗传研究工作。当时他已年近古稀,且患有心脏病,但仍像年轻人一样辛勤工作和学习;并为美国大学的师生们作学术报告,交流学术经验,深受国外同行的好评。1980年10月30日,在前往威斯康星大学植病研究室图书馆的途中,因心脏病猝发不幸逝世,走完了献身祖国蔬菜园艺事业的最后一步。
主要论文论著
李家文.1939.四川榨菜业概况暨改进意见. 农林新报 (17,18,19合刊):9-20; (23,24,25,合刊):13-24.
李家文.1954.中国的白菜.生物学通报 (8):9-14.
李家文.1962.白菜的起源和进化问题.园艺学报,1 (3-4): 297-304.
李家文.1962.结球白菜春季栽培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中国农业科学 (10): 26-32.
李家文.1963.白菜的光合作用初步研究.园艺学报,2 (3): 271-281.
李家文.1963.大蒜气生鳞茎繁殖法提高产量及繁殖率的效果.中国农业科学 (4): 11-13.
李家文.1981.中国蔬菜作物的来历和变异.中国农业科学 (1): 90-95.
李家文.1984.中国的白菜.北京:农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朱德蔚.1995.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园艺卷1 [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夏如兵)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