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庆笙(1911—1998),中国著名的农业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农业微生物学的开创者之一。樊庆笙长期致力于农业微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及应用工作,为我国培养了几代农业微生物教育科研和生产管理人才。他还是最早在国内从事青霉素生产试验,为新中国自主生产青霉素药品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他在共生固氮菌的生理生化研究,紫云英、花生、大豆根瘤菌的应用研究和紫云英北移等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81年,樊庆笙任南京农学院院长。
成长经历
樊庆笙,1911年8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今常熟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自幼生长在农村,从小就深刻地体会到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困生活状况。从少年时代,他便萌发了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振兴中国农业的愿望,立志要改善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落后的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状况,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
樊庆笙的中学时代正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宣传的影响下,他下定决心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之路。192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苏州萃英中学,同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3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从事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的教学工作。
1940年,樊庆笙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农业微生物学研究生,1941年获科学硕士学位。两年后,他又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他在美国西格兰姆发酵研究所工作,同年随美国医药助华会赠送的血库设备回国,并被安排在昆明血库工作,同时带回国一批青霉素生产菌种,为我国的青霉素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樊庆笙任教成都金陵大学,次年随校迁回南京。1950—1952年,他被任命为金陵大学教务长,随后任南京农学院教授兼副教务长。1957年及“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受到无端的指责和“莫须有”的批判,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无时无刻不忘自己的使命。1979—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1981年出任南京农学院院长。1982年当选江苏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
1943年,樊庆笙完成在美国的学习任务。但由于受太平洋战争的影响,交通受阻,一时无法回国,遂暂留美国西格兰姆发酵研究所工作。4个月后,他得到美国医药助华会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而捐助的一套血库设备,遂获得和随行的美方技术人员来华的机缘。于1944年1月离美,经半年多的曲折旅途终于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樊庆笙先被安排在昆明血库工作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他与朱既明和汤飞凡一起,将从美国带回的青霉素生产菌种(B12)尝试着进行了青霉素的生产和成品的临床试验。1946年,他受卫生署上海生化实验处之聘,兼任该处技正,正式负责青霉素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并因此而成为中国率先进行此项工作的学者之一,为中国大量生产青霉素药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早在1940年,当樊庆笙还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攻读土壤微生物学期间,就对大豆根瘤菌不同菌系的共生固氮效率进行了研究。同时,他还研究了几种新合成的农药对根瘤菌的影响等课题。
1950年,樊庆笙曾指导研究生在中国华东地区大豆根瘤菌中分离出优良菌系,获得纯培大豆根瘤菌几百株,并从中筛选出5个固氮效率高的菌系。1952年后,他又对自生固氮菌及根瘤菌的形态、生理及生态进行了研究和实验,对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大豆的病虫害等课题,找到了关键的数据。
1961年,樊庆笙在江苏省兴化市进行沤改旱工作时,提出以栽种豆科绿肥作为改旱后培肥的基本措施,而接种根瘤菌则是保证紫云英在里下河新区栽培成功的关键性措施。他认为,只要做到接种高效根瘤菌,注意菌期管理—多结瘤,苗壮根深、增强耐寒能力,紫云英就能在苏北地区种植成功,并能继续北移。
20世纪70年代初,他和助手在淮北平原12个县进行紫云英大面积示范推广工作。将紫云英的栽培北移至陇海线,甚至已西进至关中渭河两岸。1976年,全国栽培紫云英的新区总面积超过了33万公顷,鲜草产量一般达22.5吨/公顷以上,高产田超过75吨/公顷。因为紫云英接种根瘤菌及北移栽培研究成功,他的团队在1978年荣获了江苏省科技大会奖。
进入80年代,樊庆笙又对紫云英根瘤菌的生理、生态及共生固氮体系的生理生化等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同时,他还参与了国家科委生物固氮的技术攻关协作组,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和会战,先后发表了7篇内容涉及紫云英根瘤菌的生理生化及遗传等方面的论文。
1982年,樊庆笙参与了由江苏省科委领导的关于花生、大豆根瘤菌接菌技术和示范推广的3年开发计划。在这3年中,他和助手在苏北33个县共示范推广3.3万公顷。花生平均增产18%左右,大豆平均增产9.8%。由于该项目课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他们课题组再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1987年,樊庆笙又主持了农业部的“生01—03”专题“高效抗逆大豆根瘤菌的构建”和江苏省科委的生物技术课题“固氮基因重组”的研究。在这些课题研究中,樊先生应用细胞融合和DNA重组技术,对现有根瘤菌进行改造,构建了高效抗逆大豆根瘤菌菌株,提高了大豆在逆境中结瘤和固氮效率,在我国沿海,特别是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中发挥了作用。1986年,他还指导研究生进行了Azorhizobium和茎瘤共生固氮的系统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研究室在他的领导下,对根瘤菌共生固氮进行了近40年的研究,取得了该学科极为丰富的基础数据。在菌种资源及基本资料的搜集以及研究设备和技术等方面,都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
我国土壤微生物学界为了总结和展望生物固氮工作,于1987年5月在成都召开了“全国豆科—根瘤菌共生固氮学术讨论会”,出版了《中国共生固氮研究五十年》论文集,樊庆笙是主编之一。
多年来,樊庆笙在食用菌研究上也卓有成效。他所提供的优良食用菌种,为江苏省食用菌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食用菌协会名誉会长。1989年11月,在南京主持国际食用菌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食用菌的生物技术”的报告,主编了会议论文集《p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hroom Biotechnology 》。
1980年,樊庆笙邀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Davis分校R. H. 亨格特博士等人,来华举办厌氧微生物学讲习班。随后,他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厌氧微生物实验室。该实验室先后进行了国内最为系统的厌氧微生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沼气发酵微生物和农村沼气发酵工艺调控研究;沼气发酵残留物的综合利用和防治农作物病害的研究以及难降解的芳香化合物厌氧微生物降解研究等。
该实验室先后接受了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所委托的多个研究项目。为提高中国厌氧微生物研究的总体水平,更好地为研究厌氧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及环境微生物服务,该研究所决定将“厌氧与环境微生物”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主要论文论著
樊庆笙,陈华癸. 1957. 微生物学. 第一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樊庆笙,陈华癸. 1958. 土壤微生物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贾新成,樊庆笙,等. 1983. 紫云英根瘤和其中类菌体的发育与固氮活性的关系. 南京农学院学报.
刘瑞龙,樊庆笙,等. 1983. 氧浓度和豆血红蛋白对类菌体固氮活性的影响. 固氮通讯(4): 63 -65.
沈爱光,樊庆笙,等. 1983. 链霉菌“新”的特性反抗病作用. 南京农学院学报(1): 50-58.
樊庆笙,陈华癸. 1984. 微生物学进展. 北京: 农业出版社.
王天光,樊庆笙,等. 1984. 沼气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生理群的变化及物质转化对产气效率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 47 - 54.
樊庆笙. 1986. 共生固氮和土壤肥力. 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工作的现状和展望. 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南京农业大学人事处. 1994.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名录(内部资料). 南京农业大学.
http://www. cdstm. cn/zhuanlue/persondetails. jsp? personid=179280
(李 群 李 妍 )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