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加入收藏

盖钧镒

文章作者: 档案馆 发布日期: 2015-12-01

    盖钧镒(1936—    ),中共党员,江苏无锡人,1936年6月出生。1957年7月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毕业,1968年7月南京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毕业,1980年1月至1982年8月和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先后在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林纳州立大学任客座助教授和访问教授。1957年毕业留校工作后,历任南京农学院助教、讲师、教授,曾任研究院副院长、副校长、校长等职务。全国第八届人大代表。现为农业部国家大豆中心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遗传学会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大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并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作物学报》等期刊编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四届召集人。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8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科研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1—1995年,盖钧镒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成长经历

盖钧镒,19366月出生于无锡。从小在当地一所出名的小学读书,受到过良好的启蒙教育,包括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和新式文化教育,这对他日后的成长、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初期,盖钧镒参加高考时,当年的招生委员会以体格检查结果不能攻读理科为理由,将他录取在南京农学院。这对于从小生长在城市,对农业没有一点感性认识,又立志学习理科的年轻人无疑是个很大的打击。可当时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却成为他人生的一个幸运。因为他当时所就读的南京农学院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这里聚集了一批十分优秀的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如我国小麦科学泰斗金善宝教授、棉花科学泰斗冯泽芳教授等。正是这些博学多才的良师们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使“误入农门”的年轻盖钧镒逐步走进了植物遗传育种的科学殿堂,导师们的品德和言传身教对他毕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57年,盖钧镒在南京农学院农学本科毕业后就响应号召,主动争取,首批到苏北农村参加劳动锻炼。195910月盖钧镒回到南京农学院任教,1960年担任南京农学院江浦实习农场第三工作站站长。19649月考取南京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师从马育华教授,并于19687月毕业。19801月至19828月和198810月至19893月,他先后在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林纳州立大学任客座助理教授和访问教授。19854月,盖钧镒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63月晋升为教授,19903月担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南京农业大学研究院副院长。199111月,盖钧镒被任命为南京农业大学校长,任职至19957月。

主要成就

1963年,盖钧镒报考了马育华先生的研究生。作为马先生的主要助手和研究生,在60年代初参加育成并推广了南京农学院第一批大豆新品种南农493-1、南农133-3、南农133-6等。从此,他就将根深深地扎在大豆遗传育种领域,汲取营养,博采众家之长,终于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但是,科学的道路、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农学院是重灾区,学生停课,教师被送到农场和农村,学校被撤并,大豆育种田间试验也被迫中断……面对这场文化、教育、科学的空前浩劫,有的人迷失了方向,有的人蹉跎了岁月,盖钧镒和他的老师马育华先生的内心却坚信科学的春天总有一天会到来,盖钧镒在作物遗传育种领域里钻研、探索的步伐没有停止。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70年代初期他们育成的南农1138 - 2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获得成功。“文化大革命”期间,盖钧镒常常白天在农场劳动,晚上秉烛夜读。1979年,盖钧镒的第一本译作《数量遗传学原理》(原作: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W. B.  马塞)出版。这是苦读的产物,也记录了他把眼光开始放到国外、向国际遗传学界进军的足迹。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盖钧镒以坚实的英语基础考取了教育部首批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并于19801月赴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担任客座助教授。他主动找寻各种机会,考察、访问了美国大豆产区12个州的大学,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日后发展科研、教育思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盖钧镒跟着导师马育华经过50年代的艰难起步,通过20多年的努力,在大豆研究工作及研究队伍方面已初具规模。19818月,经农业部批准建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室,确定了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数量遗传、病虫抗性及栽培生理生态5个主要研究方向。从此,大豆研究走上了全面、系统的发展轨道。19858月,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室又扩展成为大豆研究所。80年代初期,盖钧镒从美国留学回国后,大豆科研领导工作的重担便逐步移交到盖钧镒的肩上。他没有辜负导师的厚望,与同事们共同努力,组织研究生们从预定的5个方向全面发展研究工作。他十分重视队伍建设,重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派人员出国进修,吸引优秀学术骨干到所工作;先后与美国、日本等国的大豆研究单位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建立合作研究关系,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宣传我国大豆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1998年国家启动种子工程,建设作物改良中心项目时,在众多大豆科研单位中,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齐全的学科方向和高水平的研究队伍脱颖而出,经农业部批准为建立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依托单位。几十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夙愿,得到了肯定的回报。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项目”经过近5年的建设,已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盖钧镒和他的助手们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业的精神,一丝不苟地、高质量地完成大豆种质资源库、分子遗传等5个实验室和试验场等设施的建设,软硬件条件均得到了极大改善。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建立,对盖钧镒及他的科研团队带来的不仅是喜悦,更多的是使命感和动力。

早在80年代初,盖钧镒赴美国留学期间就对美国的农业教育情况、体制进行了考察、研究。在以后赴欧、美、日等国的专业考察中,农业教育与管理也是他所关注的内容之一。盖钧镒深感当时单科性农业院校的建制不利于农业科学的发展,在任职校长期间,他于1993年考察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后,就提出建立农学、农理、农工、农商、农文共同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大学的思路与设想,并进行了初步的院系、学科的调整,为学校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本的框架与基础。他十分重视学科点的建设,争取到首期学校自评博士生导师权,为学校研究生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提拔、启用年轻教授到重要岗位发挥作用。在他任职期间,学校国家重点学科已发展到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30个,在校本科生已达5000余人,研究生已达600人。学校在教育部“研究与发展”综合排名中,当时已达到全国高校前45名之内,为学校后来顺利进入教育部“211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教学方面,他一直提倡教授、资深教师要到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上课。他身体力行,常年坚持为研究生讲课、解惑,开设了研究工作的试验统计方法、数量遗传学、植物改良的理论与方法、大豆遗传育种、植物育种研究进展、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班讨论等硕士生、博士生课程,培养了近百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大部分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知名中青年学者。他主编《试验统计方法》和《作物育种学各论》两部面向21世纪教材;参编的《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至今,盖钧镒依然是不分寒暑、节假日,一早就到办公室,阅读、写作、研究讨论,除午间稍事休息外,常常工作到深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盖钧镒在大豆科学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与成就值得尊敬,他所继承的几千年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道德精神更值得推崇。在《科学时报》邀请院士题词的专栏中,盖钧镒写道:“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勤奋以求进,执着致探新。”

主要论文论著

盖钧镒,Palmer RGFehr WR. 1982.  大豆栽培种和野生种回交计划的四个世代中一些农艺性状的遗传表现遗传学报,9 1): 44 - 56.

Gai JYPalmer RGFehr WR. 1984. Bloom and pod set in determinate and indeterminate soybeans grown in China. Agronomy Journal76:  979 - 984.

向远道,盖钧镒,马育华. 1991.  大豆对四个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抗性及其连锁遗传研究. 遗传学报,18 1): 51 - 58.

盖钧镒,崔章林. 1997.  大豆抗食叶性害虫育种的鉴定方法与标准作物学报,23 4): 400-407.

Gai JYWang JK. 1998. Ident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QTL model and effect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971162 - 1168.

盖钧镒,许东河,高忠,岛本义也,阿步纯,福士泰史,北岛俊二. 2000.  中国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间遗传演化关系的研究作物学报,26 5): 513-520.

盖钧镒,汪越胜,张孟臣,王继安,常汝镇. 2001.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的研究作物学报,273): 286 - 292.

主要参考文献

卢林纲,陆林. 2005.  大豆情缘,志在千里——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

盖钧镒教授 [J]. 农产品市场周刊(19.

                                                                                                                             (杨    青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