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加入收藏

档案里的扶贫往事-“6.9档案宣传日”主题“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活动策划之一

文章作者: 张鲲、朱世桂、王俊琴 发布日期: 2020-06-09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为回顾宣传我校扶贫开发的难忘历程和感人故事,推动我校教学科研工作面向社会服务,巩固和推广我校扶贫工作的成果,校图书馆(文化遗产部)在党委宣传部、社会合作处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开展了“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6.9国际档案日的档案宣传活动,通过收集整理留存“扶贫印记”的档案,梳理记录我校扶贫开发的历程,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努力营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浓厚氛围,向即将到来的建党100周年献礼。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始终把服务社会作为办学的重要任务,注重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努力为我国“三农”事业特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出贡献。

我国自1987年起实施了扶贫攻坚计划和积极的扶贫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这一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与组织优势,多年来,探索出了具有南京农业大学特色的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80年代的扶贫往事

复校伊始,我校在百废待兴中,积极参与农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在江苏建湖、南京六合等地建立种子开发中心和棉花供种基地,为甘肃敦煌筹建食品加工企业,为全国各地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等。1986年,根据国家扶助贫困地区的要求,学校成立科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扶贫开发工作,确定句容茅山地区、沭阳县作为扶贫点,组织25位教师驻点工作,在丘陵山区开发食用菌和果品生产基地,改造低产土壤,帮助300多户贫困户,大部分很快脱贫,粮食和经济收入大大超过当地人均水平;在最贫困的沭阳县刘集乡建立猪、羊生产基地和千亩果园,发展水产和食用菌生产,初步改变了贫困面貌。1988年,我校参加苏北地区灌南、灌云、泗洪等13个贫困县的扶贫工作,依靠多学科协同努力,从单一的种植业扶贫向种、养、加综合开发深度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带动大片地区致富。1989年,我校因在支农、扶贫工作中成绩突出,获得了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发文表彰。

图1 关于表彰奖励高等农林院校在支农、扶贫和为农林生产服务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的评选结果的通知

90年代扶贫故事

1992年,党的十一届八中全会决定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这一精神,召开全省扶贫工作会议,提出把扶贫工作作为加快发展苏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目标的重要措施。

1992年3月3日,中共南京农业大学委员会发布“关于选派管恒禄等十二名同志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队的决定”(党字1992[12号]),管恒禄(后曾任校党委书记)等12人奔赴苏北沭阳县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队,拉开了我校派驻队员扶贫工作的序幕。扶贫工作为期一年,队员们深入农村基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才智。

图2 时任校党委书记费旭、副校长盖均镒等下乡慰问

1990年7月至1992年8月,翟虎渠(时任我校农学系副系主任,后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接受江苏省委委派,到苏北连云港东海县担任第一任科技副县长。自此,我校陆续派出陈发棣等多名同志到苏北各县担任科技副县长。

图3 90年代翟虎渠老师在农田里

2002年至2004年陈发棣担任金湖县科技副县长,推动了学校与金湖县人民政府的友好合作,促进了南农科技帮扶工作的开展,菊花产业扶贫成为我校扶贫工作成就的典范。他挂职回校后诚恳地谈及下乡扶贫,感慨很多,特别指出“两年的工作经历,缩短了科研与农村实践的距离,使我真正了解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和新形势下科技扶贫的重要性”。

90年代中期,为积极响应中宣部等十一家单位的号召,我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科技下乡工作,专门成立科教兴农办公室。在校长直接领导下,以送科技下乡活动引领农民走向致富路的“科技大篷车”,使科技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在此后的十多年间,“科技大篷车”辙迹遍及60多个县(市)、200多个乡村,还多次到江西、安徽、湖北等外省市参加科技下乡活动,行程十几万公里,向几十万农村干部和农民进行科技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村建立支柱型产业和主导产业,推广2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科技大篷车”成了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科技信息的桥梁,校领导多次亲自带队送科技下乡,学校与60多个县市、50多个园区和基地进行科技教育方面全面合作,为社会创造了300多亿元经济效益。“科技大篷车”是我校科教兴农工作的一个创举,深受农民欢迎,发挥了科技扶贫的示范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作出了贡献,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部》《新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深度报道,并入选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党的“十六大”大型献礼片《走向新时代》,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图4 我校科技大篷车活动接受电视台采访

90年代我校的扶贫工作,在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以科技扶贫为先导,以地方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农民脱贫致富为主导,加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利用,着力注重市场需求,调整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加强科技开发基地建设,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形成了东海模式、洋马模式、金田模式、绿色模式、未来模式、园区模式等多种扶贫开发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8年被中国农学会批准为全国科技兴村计划试点单位,并连续两年被评为试点工作先进单位。我校多项科技成果参加全国和省市科技兴农展览会,学校、农学系等多单位获得全国和省市科技开发工作有功单位、先进集体等荣誉,曹寿椿、韩正康、盛炳成等多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和省市扶贫开发科技功臣和先进科技工作者。

新世纪扶贫工作结硕果

“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

2003年,为开创科教兴农新局面,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学校与连云港市合作启动了“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简称“双百工程”),107位专家教授与定点联系的107个村科技对接,确定了139项科教兴村新项目,走出了农业高校服务“三农”、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得到了部省多位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是我校长期定点扶贫的成功案例。“双百工程”是中宣部“三下乡”重点宣传计划,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此举形成的“双百工程”经验在全国广泛宣传推广。我校多次获得省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侯喜林等多名教师获得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双百工程”科技贡献奖。

组织开展“博士服务团”活动

2004年,根据组织的安排,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李群博士深感西部地区迫切需要发展,积极参加全国“博士服务团”,到四川省担任眉山市政府副秘书长,他利用自己的知识与才干,推动了我校对西部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

积极组织参加江苏省扶贫帮扶工作

2006年2月,张鲲同志受组织委派,参加省委“五方挂钩”扶贫工作队赴苏北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重新开启了我校苏北扶贫开发工作。随后,孙仁帅、朱筱玉等多名同志被陆续派往苏北灌云、灌南、睢宁等县开展扶贫帮扶工作,他们肩负省委和校党委的重托,依托学校科技力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通过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和信息扶贫等帮扶模式,帮助农民建立“企业+农户”等合作组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努力减除贫困档案人口数量,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多人次受到省、市、县表彰,为农村落后地区的加速发展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韩立新2010年在灌云县扶贫期间动真情、干实事、扶真贫、解难题,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从扶贫中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将是我一生都用之不尽的财富,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和“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2007年开始,我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选派相关专家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2009年,我校成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领导小组”,以项目为抓手,组织10个挂村专家服务团,通过乡村规划和技术指导等措施,帮助农民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0年,学校制定了“科技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办法,开创了科教兴农工作新局面。我校连续获得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多人次被授予江苏省“农业科技服务明星”,灌云和射阳两个基地分别获得江苏省验收专家组满分的好评。2009-2010年间,我校获国家科技部“全国优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先进单位”,15位教师被授予“江苏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新时期以定点结对、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一项重大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多年来,我校派出数百位干部和教师赴老少边远地区、苏北等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帮扶工作,把农业科学知识传播到祖国各地,积极协助落后地区农村发展社会和经济事业。他们放弃天伦之乐,不要任何报酬,来到艰苦地区作无私奉献,帮助解决“三农”问题,为贫困地区农村脱贫致富,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5 《南京农业大学校报》第927期第2版刊登《档案里的扶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