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加入收藏

俞炳杲

文章作者: 档案馆 发布日期: 2015-12-08

 

    俞炳杲(1932—)浙江慈溪人,教授,从事植物生理(发育成熟生理)研究,1959年毕业于苏联奥德萨农学院本科,留苏回国后就分配在南京农学院植物生理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曾讲授本科生的植物生理,植物生理生化,种子生理;主持和讲授研究生的高级植物生理,植物生理实验技术、植物生理讨论等课程。1983年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19711992年任教研室副主任。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植物衰老、穗发芽,高原作物高产生理等研究。1975年以来曾多次主持和参加省、部及国家重点项目,发表论(译)文30余篇。19751976年参加中科院组织的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为农业组主要成员,从生理生态角度对麦类高产原因作了探讨。考察成果:《西藏作物》1980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青藏高原隆起原因及其对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91991年水稻穗发芽的研究初步阐明穗发芽的机理并对抗穗发芽药剂进行筛选,取得一定成效。1991年“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的形态生理基础研究”提出PGMR农垦58s存在原发性花粉败育和花粉有一定感光性的结论,证明从苞原基分化至花腔与育性有关,乙烯利,氯化钴对育性的调控。1992年已通过省级鉴定,认为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19911995年参加国家科委攻关专题(85090110),主持滇中高原作物高产机理的研究。主要论文有:西藏生境对小麦籽实的生理效应;多胺在杂交稻种子老化和萌发中的变化(英文);光敏核不育水稻幼穗发育过程中多胺的变化;多效唑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延缓效应和膜透性变化的影响等。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