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加入收藏

​方中达

文章作者: 档案馆 发布日期: 2015-12-07

    方中达 (1916—1999)江苏武进人,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194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林生物系。1940—1945年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助教。1945—194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专攻植物病理学,获博士学位。方中达历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南京农学院教授,江苏农学院教授,南京农学院植物病原生物研究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植保系学位委员会主任。方中达专长于植物病原细菌学,曾先后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6种植物病原细菌新种。尤其在水稻白叶枯病的研究上,首次证实该病传播媒介、侵染途径、水稻品种抗病性机理及菌系分化等重大成果,为防治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

成长经历

方中达,名达,字中达,江苏武进人,1916年5月22日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2年上海 “一·二八”事变后,举家搬至苏州,后迁至南京,同年秋考入南京金陵中学。1936年高中毕业,因成绩优异,由学校保送金陵大学生物学系 (1939年改为农林生物学系)。1940年大学毕业,经俞大绂、魏景超推荐到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任研究助理,在俞大绂指导下从事麦作和蚕豆病害的研究。1945年考取清华大学第6期留美公费生。同年8月赴美,入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在植物病理系A.J. 莱格 (Riker)和J.G. 狄克逊 (Dickson)教授指导下研究小麦黑颖病 (Xanthomonas translucens)的生理分化。期间学习努力,勤奋钻研,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被吸收为美国细菌学会、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

194812月,方中达回到金陵大学执教。在金大执教期间,他除开设作物病害、植病研究法及植物病害的实验、设计、实习和文献等多门课程外,科研事业也取得显著成果。

经过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农学院合并入南京农学院,方中达先后担任南京农学院植物病理教研组主任、植物病原生物研究室主任、植保系学位委员会主任、南京农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方中达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江苏省第五、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际水稻白叶枯病研究组理事、国际植物病原细菌学会中国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他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特约研究员。此外,多年受聘为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学评议组成员、江苏省农业技术委员会主任。

由于方中达在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教育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主要成就

在学术上,方中达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他擅长于植物病原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在细菌病害方面成绩尤卓。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因研究水稻细菌性病害而闻名中外,成为国际植物细菌学会中国理事、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方中达在水稻白叶枯病研究方面成绩斐然。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对水稻的危害性仅次于稻瘟病。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不明确这种病菌的传播途径和侵害稻株的方式。1955年,方中达投入到该病的研究工作。他和助手一起经常深入农村调查,在实验室和温室观察病害的发生规律,发现白叶枯病菌能在种子上成活和越冬。他们把带菌种子播种后,秧苗就发生白叶枯菌,从而首次提出了水稻白叶枯病种子带菌的观点。1956年初,方中达在全国水稻白叶枯病防治专业会议上首次报告了这一成果,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19566月,方中达参加了江苏省农业厅组织的考察团,到江阴、溧阳、扬州等地进行考察。在实地调查中,他看到白叶枯病首先从水稻叶尖开始发病,然后逐渐扩展。这给他以很大启发,经过研究,证实了水孔是白叶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带菌种子长出的病菌中可以产生大量菌体,构成植株生长后期重复感染的主要来源;水稻生长后期,病菌侵入种子内部潜伏越冬,成为翌年新侵染的主要来源。根据这些结果,在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研究中,他推行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等措施,在生产上收到良好效果。方中达在以后的20多年中,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其范围涉及病菌生理学、菌系分化、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及其抗病机理等。在种子检验和种子消毒问题上,终于找到了简便的噬菌体检测法和盐酸加401种子处理方法,在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上作出了突破性贡献。先后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出版 《水稻白叶枯病》专著。这项科研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江苏省重要科技成果奖。

方中达在植物细菌性、真菌性病害的研究上成就卓著,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诸多新突破。在20世纪50~60年代,他和助手们一起发现、鉴定和命名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李氏禾条斑病、甘薯叶斑病、生姜叶枯病等6种植物病原细菌新种。其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几经反复,终于得到世界公认。他还和助手提出大白菜软腐病菌从根系侵入和潜伏侵染的新观点、新理论,为防治策略和技术上的改进提供了依据。20世纪80年代初,他对江苏省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和防治研究组织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大丽轮枝菌生物学研究及其在抗病育种上的应用”获得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线虫病害方面,19821983年发现了南京地区松树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是一种松萎线虫所害,首次在国内作了报道,并对南京中山陵园根除这种病害提出了科学依据,对挽救陵园的大批松树起到关键作用,因而荣获江苏省1984年重要科技成果奖。

方中达十分关心植物病理学科的发展。他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注重引导青年教师向学科的不同方向发展,经过30多年的努力,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教研组初步建成真菌及真菌病害、细菌及细菌病害、病毒及病毒病害、植物菌原体及其病害、线虫及线虫病害,以及植物病害生态、植物病理生理和分子植物病理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由方中达亲自领导的植物病原生物研究室建成全国第一流的教学、研究中心,人才结构形成了强有力的学术梯队,承担众多国家攻关及重点课题。

方中达认识到,要保持植物病理学的学科优势,必须不断获取国内外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来充实、提高和发展本学科。早在50年代,他就提出在植物病理教研组努力充实与专业有关的学科,搜集、研究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尽快掌握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他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相关院校和研究单位建立友好联系,互派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1985年邀请新西兰森林研究所周启昆教授来宁举办森林病害训练班;19865月,他邀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A.H. 爱伦堡 (Ellingboe)来校讲授 “寄主—寄生物关系的分子遗传学”。

方中达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发动教研组内的骨干教师编写出一套适合新专业需要的教材,受到校内外同行的欢迎。他所主持编写的 《普通植物病理学》和 《植物研究方法》,既考虑到一定的稳定性,又注意充实新内容;既注意知识的广度,又注意深度,突出重点。因此,这两本书成为国内普遍欢迎的教材和科研重要参考书。他十分注重对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从80年代初开始,他通过多方努力,陆续将一些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派往国外进修或合作研究。这些人学成回国后,方中达立即把他们推上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进行锻炼。

方中达从教50余年,素有言传身教、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并以此熏陶和教育身边的教师。他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培养高级人才方面,以及在科学研究、发展植病学科、建立学术梯队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对我国植物病理学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主要论文论著

方中达,刘经芬,朱永玲.1956. 水稻白叶枯病侵染循环的初步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2(2):173-185.

方中达,任欣正.1957.李氏禾和水稻白叶枯病及条斑病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5 (2):100-110.

方中达.1957.植病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方中达.1960.链霉菌的噬菌体.北京:科学出版社.

方中达.1962.水稻白叶枯病.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方中达,刘经芬,朱家玲.1963.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抗病性和抗病机理的初步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6 (2): 107-112.

方中达,许志刚.1978.水稻白叶枯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农业科学,2:73-79.

方中达.1980.普通植物病理学上、下).北京:农业出版社.

方中达.1996.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黄可训.1992.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植物保护卷1 [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金善宝.1989.中国现代农学家传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夏如兵)

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